英特尔如分拆晶片设计与制造事业,设计部门由博通接手,晶圆厂等制造部门由台积电接手,已是国际舆论的主旋律。
只不过,台积电已在美国凤凰城、日本熊本、德国德勒斯登「日不落」建厂,「根留台湾」的2奈米新厂则在新竹宝山、高雄楠梓磨刀霍霍,加上最先进的1奈米新厂传将落脚台南沙崙,还要同时去买下去年亏损高达134亿美元的英特尔成熟制程工厂,蜡烛多头烧,显然不是笔划算生意。
关键在于,英特尔被台积电在7奈米一役远远甩开后,自家设计的CPU晶片都要在台积电投产了。虽然英特尔已经喊出18A制程(1.8奈米)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始试产,但要在1.8奈米超车台积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台积电新厂产能全开,但谁也无法预测3到5年后的半导体景气,现在还要逼台积电去买下英特尔工厂,除了要再次克服美国制造业文化的难题,还要能让总是高高在上的英特尔员工服气。
更关键的是,台积电去年有74%的营收都是来自7奈米以下的先进制程,因此7奈米以上成熟制程显然不是台积电喜欢的生意了。
当然,台积电在美国的布局已不是单纯的半导体生意,就算晶片不容易被加到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还是要全盘考量,从坚决否认会併购英特尔工厂,到1月法说会上态度转变,只提到英特尔是台积电很重要的客户,他最后甚至说「只能说这么多。」
华盛顿白宫与台湾总统府,如今都拿着显微镜在看台积电下一步的策略布局,曾为晶圆双雄、如今全球晶圆代工市占率仅5%的联电,能不能考虑收购英特尔的晶圆工厂,重夺话语权呢?
联电早在2018年就放弃12奈米以下的先进制程,但在成熟制程仍有忠实客户群,这也是英特尔与联电1年多来在12奈米密切合作的原因,要把联电自己无法处理的客户需求,转单在英特尔的凤凰城晶圆厂完成生产。而这符合美国制造的川普号角。
如今联电市值仅166亿美元,是英特尔的1/6,但未尝没有蛇吞象的可能性。因为联电与世界先进都遭遇大陆晶圆厂在成熟制程的追兵来袭,中芯的市占率已达6%,且联电过去西进布局的和舰与联芯都吃了大亏,未来东进美国才是正确方向。
就算不能吃下英特尔工厂,联电也需要考虑如何弯道超车,例如选择南向的力积电,已与塔塔电子投入110亿美元,要盖全印度第1座12吋晶圆厂。联电未来如何擦亮招牌,就看经营团队如何出招了。(作者为锶科技暨币特财经总编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