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25再次展现车辆科技的蓬勃发展,参展商数量突破900家,年增逾三成。此现象突显了车辆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也显示该产业正迎来关键转型期。当前,全球车辆产业的技术发展围绕三大核心主轴-自驾化、联网化与电动化,这三大技术领域不仅彼此影响,更走向深度融合,推动整体车辆科技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协同发展时代。
首先,展会可见自驾技术发展不仅限于乘用车,更进一步拓展至微型巴士、货运卡车,甚至高性能赛车等多样化场景,充分展现其应用潜力。包括Waymo、Mobileye及TIER IV等自驾技术领导企业,分别发布最新研发系统,并展出与各大车厂积极合作所打造之自驾车款,推动自驾技术从实验室进入真实道路应用。
随晶片算力提升,结合数位分身建模技术,如辉达的生成式世界基础模型(WFM);搭配高阶感测器产品,如毫米波雷达、光达(LiDAR)、高解析摄影机等,使车辆对内部与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更精确、更迅速。这些技术突破将提升自驾车安全性,也让自驾技术得以扩展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智慧物流、无人计程车及智慧农机等,进一步推动产业变革。
其次,联网技术发展建立在强化车用资安基础之上,并逐步拓展应用范围。从智慧交通管理到智慧港口运输,车辆联网技术带来了无限想像空间,并催生出更具创新性的人机介面(HMI)技术。在CES 2025上,可见到车联网技术(V2X)已广泛应用于提升行车安全;例如,透过即时侦测逆行车辆并结合AI演算法提供预警,进而降低交通事故风险。此外,新一代车内显示技术,如全挡风玻璃显示、折迭式萤幕、大曲面座舱萤幕等,将为驾驶与乘客带来更沉浸的数位化体验。语音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 技术亦有突破,不仅能在车内提供语音助理服务,甚至能延伸至外部场景,例如于点餐车道提供智慧语音服务,进一步展示车用语音应用商机。
与此同时,电动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布局策略大致可分为「转化」与「突破」两大策略。「转化」主要聚焦现有燃油车转为纯电车,特别是特用车辆,如垃圾车、消防车等公用车,以及农机与工程车,这类车种对环保要求较高,转型电动化不仅符合全球减碳趋势,也能降低燃料成本;展会中可见如Kubota此类农机大厂,已开始全面推动农机电动化,将进一步促使电动车市场普及与深化。
另一方面,「突破」则挑战传统车辆设计框架,开发崭新概念车型。例如,出现内建游戏主机、可扩充空间电巴、搭载都市空中运输载具(UAM)车型,甚至仅需太阳能充电等多种新颖设计。此类创新车型不仅满足市场对多元化交通方式需求,也为未来智慧城市提供更具前瞻性解决方案。
此外,台湾在智慧座舱与车辆电子领域的技术实力,有助于推动具国际竞争力智慧座舱产品及整合控制晶片的发展;过往供应国际电动车厂的经验与成果,则有利臺厂在全球车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透过台湾科技新创基地(Taiwan Tech Arena, TTA)国家队与臺湾汽车科技主题馆(Taiwan Automotive Tech Pavilion),台湾企业在CES 2025中展示智慧座舱、车用晶片、充电技术等创新成果,展现提供一站式车用科技解决方案实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