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北港朝天宫文物修復中心去年10月启用,即着手修復「镇宫三宝」之一的清朝《天后昭应录》,原本预计1年完成,经云林科大「文物修护研究与推广中心」全力投入,提前半年修復。庙方6日表示将广为印发复本,让更多信眾了解妈祖事蹟。目前《天后昭应录》全台仅此1本,全世界已公开搜藏数量不超过5本。

北港朝天宫每年进香人次逾800万,香火鼎盛,庙方典藏超过1万5000件文物,包括「镇宫三宝」随妈祖神像渡海来台的宝玺、第1代住持树璧和尚的钵、记载湄洲妈祖得道升天后济世事蹟的昭应录。另外还有具文资身分的万年香火炉、祖妈轿、慈云洒润匾、3支古老进香旗等6件古文物,被誉为宫庙界「小故宫」。

朝天宫副董事长吴炳俊表示,《天后昭应录》修復后,如何永续保存是最大挑战,云林科大团队採用最高规格7层保护装具,包括无酸瓦楞纸盒、棉质蓝色包袱巾、孔雀牡丹莳绘漆盒、丝质黄蘗包袱巾、梧桐木盒、泥金笺函套、楮皮纸4折翼。结合古人护帙智慧与现代文物保存材料,让后人能代代相传。

朝天宫文化组邱彦翔说,朝天宫所搜藏的《天后昭应录》刊印于清乾隆32年(西元1767年),距今已258年。分为卷首、上卷、下卷。卷首有编者序文,上卷内容为「本朝祀典」、「歷代祀典」、「歷代诰文」。下卷为「天妃本传」,讲述妈祖自宋代到清代以来,55则发迹、显灵、救苦救难故事。

邱彦翔指出,昭应录因极为珍贵,搜藏者都审慎保存,不轻易示出,在清朝时期流通数量就不多,至今更是稀少,目前大陆福建省厦门市图书馆典藏1本,莆田市2本;北港朝天宫1本;美国某博物馆1本。

#搜藏 #保存 #邱彦翔 #修復 #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