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统计局9日公告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由涨转降」,年减0.7%。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3%,非食品价格下降0.1%,整体分析主要受到春节错月等影响,看好3月将再回正。大陆官方也强调物价温和回升态势没有改变。另外2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则月减0.1%、年减2.2%,各自收窄0.1个百分点。

大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2月CPI与去年同期比较「由涨转降」主要有3原因,包含去年春节错月的高基期影响、2月天气有利鲜菜生长运输导致价格年减12.6%,以及汽车等商品降价促销等。

从具体数字看,食品价格下跌成为2月CPI转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2月年减3.3%,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8成之多。

董莉娟说,从结构看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扣除春节错月等影响后,2月CPI为年涨0.1%。展望后续,兴业研究宏观团队也认为3月CPI年增率有望回升。

不过,5日大陆官方刚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CPI增速目标订为2%左右,低于过去4年「3%左右」目标,也是2004年以来最低的增速目标。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稍早报告中提出,大陆官方将CPI增速目标降至2%左右,可能更好反映当前现实,预计CPI中短期内不会出现实质性增长,预计2025年CPI年增率将保持在0.2%,更低于新下调的官方通膨目标。

再看到2月PPI月减0.1%、年减2.2%,较1月、去年同期的减幅各收窄0.1个百分点。大陆国家统计局说明下降主要有3点因素,包含春节前后为工业生产淡季,多数建筑项目停工影响建材需求;二是春节煤炭供应充足、保障有力,让煤炭加工价格年减24.7%,以及国际油价波动带动大陆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行。

《第一财经》引述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贸易摩擦带来的出口放缓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伴随去年同期效应、下沉效应减弱,预估PPI的年减幅可能维持在2%左右。

#下降 #价格 #物价 #PPI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