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地区就医交通费补助」上路超过10年,每年补贴有就医需求的原民交通费,让总是舟车劳顿的民眾不无小补;但考量嘉义县阿里山乡无法提供产检、接生医疗服务,孕产妇下山就医单程得花上1个多小时,今年县卫生局争取到「原住民族地区孕产妇产前检查及生产交通费补助」,盼助偏乡孕产妇安心产检、生产。
嘉义县争取中央经费推动「原住民族地区就医交通费补助」,去年有474人次受惠;今年再获75万7000元补助,并将住在阿里山乡的孕产妇也纳入受益对象,怀孕妈妈只要有看诊单据等证明,不限户籍或是否具原民身分,都能申请产检及生产的交通费,且不局限任何交通工具。
卫生局长赵纹华表示,为照护原民乡亲的健康,卫生局结合健保署IDS计画,在阿里山乡提供巡迴医疗服务,石棹医疗站及香林卫生室也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但考量石棹医疗站、香林卫生室主要提供西医和紧急医疗照护,今年特别向卫福部争取将孕产妇纳入就医交通费补助对象。
卫生局表示,依据「原住民医疗或社会福利资源使用交通费补助办法」,民眾伤病就医超过20公里、未达40公里每次补助600元;孕产妇产前检查及生产超过5公里、未达20公里每次补助200元,超过20公里、未达40公里者每次补助600元;民眾伤病就医或孕产妇产前检查及生产超过40公里以上,每次补助1000元。
卫生局还说,目前规定就医者每人每季最多申请3次,每年以10次为限;孕产妇则依据卫福部所规定次数为限;入住住宿式长照机构者每人每年申请2次为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