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近年的崛起已大幅挤压到主动式管理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间,这不只发生在国内,也发生在全球,对于没有能力发ETF或是坚持走主动式管理基金的投信、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将愈来愈吃力,外商投信在台更是艰困,ETF除造成主动式基金管理公司经营难度加大,也让市场朝向大者恒大发展,加速投信大吹整併风。
近三年外商投信陆续撤台,包括骏利亨德森、安本标准投信都陆续结束在台湾的基金业务,截至今年1月底,总资管理规模1,672亿元、排名第19名的保德信投信,虽然主动式基金管理能力强,也具备发ETF的能力,但母集团仍决定见好就收。
目前国内投信想要快速壮大,ETF是兵家必争之地。据投信投顾公会统计至2025年1月底,基金管理规模(不含全委、投资型保单)前六大投信清一色是靠ETF衝上来,包括元大、国泰、群益、富邦、復华、中信等投信,规模都在6,300亿元以上,国泰、群益更突破1兆元、元大投信衝破2.2兆元,前十大唯一纯靠主动式基金撑场仅安联投信。
「得ETF者得天下」,自金管会开放主动式ETF后,过去不发行ETF的外商投信(像已送件的联博投信)也开始争相抢发,本来就有ETF的野村投信更是力拚抢头香,主要就是看到全球ETF发展势不可挡。
据美国SEC、trackingsight等单位统计,2024年全球主动式ETF突破1兆美元,成长率高达56.9%,是主流趋势之一,美国发展最快,市占率超过9成,远超过欧非中东、亚太地区,且以股票型为大宗。
加上国内主动式基金市场萎缩得令人惊吓,以今年前二月新增受益人数前十大台股ETF来看,檔檔年增人数是以「万」计,甚至新增破10万人;反观主动式股票基金同期间前十大新增人数皆以「百」计,主动式债券基金更难看,前十大中有八檔新增人数以「个」位数计。
大者恒大的趋势,加速投信整併,也是这次保德信出嫁,五路人马争抢的原因,投信圈预期今年除玉山金併保德信投信、本土的富邦与日盛投信、台新与新光投信整併外,应该还会有更多外商投信撤台、整併的消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