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2030年全球消除C型肝炎目标,台湾则希望提早到2025年达标。目前健保给付C肝口服药物,治癒率将近99%,但全国仍有8万人虽验出C肝抗体阳性,但没有进一步接受病毒检测,可能成为消除C肝最后一哩路的漏接缺口。

国民健康署自2020年起扩大提供45至79岁民眾(原住民提前至40岁)免费终身一次B、C肝筛检。国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组组长吴建远表示,全国已有超过6000家医疗院所提供服务,超过700万人接受筛检,相当于每10人就有7人,但仍有3成民眾需要找出来接受筛检。

另外,不少民眾搞不清楚自己有没有C肝,高雄长庚医院胃肠肝胆科系顾问级主治医师卢胜男指出,如筛检显示抗体阳性,代表曾经罹患过C型肝炎,其中一半的人会自行痊癒,对身体没有损害,但另一半患者会变成慢性肝炎,为了找出这一半的人,必须接续做病毒检测,如验出阳性,就需要积极治疗。

很多病人搞不清楚自己有无C肝,卢胜男指出,医师可透过云端药歷查询病人最近一次B、C肝就医纪录及公费筛检资格。吴建远指出,过去抗体阳性者仅6成转介病毒量检测,如今已近8成,但全国仍有8万人有抗体却还没检测病毒量。

为优化筛检成效,国健署针对较容易感染的特定族群提供C肝快筛,如HIV匿名检验、美沙冬维持治疗者,以及山地偏乡离岛抽血不便地区民眾,15分钟即可得知结果,若抗体阳性,可即时转介病毒量检测。

卢胜男也提醒,C肝口服药物治癒率将近99%,若病毒检测由阳性转成阴性,代表治疗成功,但「一日肝炎、终身肝炎」,仍可能慢慢进展成肝硬化、肝癌,因此需要定期接受肝癌筛检。

#阳性 #抗体阳性 #筛检 #治疗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