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是否延役,各方昨在立法院教文委员会公听会掀起激辩,不过中研院预估,到2050年,我国需要5000亿度电,现在马上可用的无碳电力恐怕就是核二、三厂;工商界更认为,核能稳定、高效、价钱合理,不应被排除在外。立法院教文委员会召委、国民党立委葛如钧也呼吁行政院尽速将院版草案送入立法院。
国民党倡议修《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欲将核电厂40年的使用年限延长至60年,并列为本会期优先法案,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9日举办公听会。环团以日本福岛核灾为例,强调台湾无法承受核灾风险,核能碳排比再生能源高,不是解决气候变迁万灵丹。
文化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工程学系副教授林仁斌表示,日本福岛核灾逢14周年,台湾与日本同属地震带,却地狭人稠,只要发生类似灾难,后果不堪设想,更可能导致灭亡,运转40年的老旧核电厂问题重重,相信行政院不敢贸然延役。
不过,中研院永续中心主任陈于高指出,国内现有3座核电厂均属第二代,核四厂属第三代,已提高结构安全跟纳入安全被动设计,第四代小型模组化反应器SMR安全性更高,但产生的核废料较高。
陈于高评估,我国每年需求2800亿度电,到2050年可能需要5000亿度电,即便再生能源目前每年提供270亿度电,预估2050年上升至1000亿度,仍尚余4000亿度,现在马上可用的无碳电力恐怕就是核二、三厂,至于天然气去碳、海洋能、生质能、地热等则需要努力找到新手段发展。
工总副秘书长邱碧英指出,台湾电力需要自给自足,核能是相当好的基载电力,呼吁政府应重新检讨能源配比,延役核电厂是最有效的减碳措施;商总秘书长刘守仁也强调,降低地缘政治影响的基载电力是我国应追求的,核电、绿能都不是应排除选项。
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也喊话政府,面对台湾缺电事实,将「非核家园」改为「低碳家园」,让核三厂延役,并运用新一代安全技术发展核电,提高核电占比至30%,否则涨电价及拨补也难解决台电亏损。
葛如钧指出,难道还要继续用早在2003年施行的《核管法》綑绑台湾的未来,甚至箝制产业发展?《核管法》需要修法,盼行政院尽速将草案送入立法院讨论,否则没有能源主权,就不会有AI主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