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来台海和平主要依靠三根支柱支撑:美国霸权维持的国际秩序、美军在第一岛链的存在,以及中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前两项具体表现在1980年前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之后的《台湾关系法》,以及歷届美国总统是否介入台海衝突的战略模糊。最后一项则体现在,即便解放军军演,台湾民眾仍然马照跑、舞照跳的态度上。现在前两根安全支柱正被移开。如果误判形势,台湾可能自己移开最后一根和平支柱。
「霸权稳定论」是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理论,解释霸权存在的正当性以及国际政治上的功能。这理论认为:霸权虽然制定对其有利的国际规则,并从中获得利益,但稳定了国际秩序。他们引用经济学的公共财概念,主张这些规则形成当代的国际建制与全球治理,各国都可从中获利,是国际公共财。美国霸权是国际公共财的提供者,具领导特质,并非以往的宰制性霸权。
商人出身的川普有没有读过「霸权稳定论」不得而知,但他的商业眼光却敏锐的发现美国对国际付出的太多,从国际获得的却太少,所以他才会认为各国都在占美国便宜。他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就是不想再提供国际公共财。他要与各国订定新的贸易协定,就是认为那些原本对美国有利的旧规则(例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贸易规范)已经对美国不利,所以他才要透过新贸易协定,重新订定对美国有利的新规则。如果不愿意,就祭关税大棒惩罚。
川普知道「让美国再度伟大」的关键是美国国力復甦,而不是击败中国,否则即便击败中国,也会面临其他国家挑战。因此他并不像国务卿卢比欧那么纠结于「抗中」,反而一再宣称和习近平主席关系很好。
第二个被移除的台海安全支柱,是美军战力愈来愈不足以吓阻解放军,将被迫退出第一岛链。原本美国有科技优势,西太平洋美军数量虽少,质量却很高。只要不到中国本土作战,在西太平洋打赢解放军,美军是有把握的。现在则不一样。
中国大陆的高科技发展愈来愈快,已逐渐赶上美国,现在反而以「后发优势」,让美国30年前建立的顶尖海、空战力显得老态龙锺。2024年美国空军整体妥善率约62%,两栖舰艇近10年平均妥善率甚至仅46%。
美国还有两个致命弱点,限制了和中国开战的意愿。一个是打仗需要花钱,美国国债已经过高,打仗花钱如流水,财政部一张张债券印出来,恐怕只能靠联准会买,美元有崩盘危机,全靠信心维持,马斯克说美元恐将「一文不值」并非危言耸听。而战争将是催化剂。
另一个就是制造业外移。打仗需要大量物资,战时不易从海外进口,库存弹药打完后将接续不上。造船业平时整修军舰就已经乏力,战时如何维持海军战力?
3月12日美国空军斯潘中将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表示,中国军力不断扩张和现代化,美国当然不希望发生衝突,但有责任做好战争准备。
被任命为美国国防部次长的柯伯吉也在参议院的听证会上表示,儘管台湾对美国阻止中国取得霸权地位相当重要,「但台湾并非美国的生存利益」。这表示美国战略社群有意和「支持台湾」脱鉤,避免与中国军事衝突。
因此,日前赖总统将大陆定位为「境外敌对势力」,不知国安团队是否评估过风险。「和平发展」承诺就如同大坝的堤防,未垮之前怎么玩都没关系,一旦溃堤,再想修补就来不及。紧缩两岸交流其实是推进台湾与战争的距离。(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执行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