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征服领土」的国际规范一向是二战后全球稳定的基础。然而,随着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项规范面临崩溃危机。美国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直言乌克兰无法避免在领土问题让步。政治学家法札尔(Tanisha Fazal)在期刊《外交事务》指出,若俄国最终吞併乌国领土,且取得国际认可,其他强权将更倾向于发动类似侵略战争,中国则可能在填补美国「全球秩序维护者」角色途中吞併台湾。
《联合国宪章》明确禁止以武力侵害他国领土完整,但这项规范并未始终如一地被执行。2014年俄罗斯兼併克里米亚,西方各国虽予以谴责和制裁,但未对俄採取更有力行动。文中称,国际间口惠式的回应无法遏止强权国家征服他国,助长俄罗斯2022年全面入侵。后续战争爆发后,也有部分国家继续与俄国维持正常外交经贸关系。
全球南方批评欧美对此规范存在双重标准。例如美国先于2003年入侵伊拉克,后对以色列在迦萨行动持包容态度,「选择性执法」的作风削弱规范权威性,使其成为强权博弈的工具,而非普世适用的国际法则。
歷史证实,姑息小规模侵略会助长更大规模领土扩张。例如俄罗斯总统普丁宣称乌克兰并非真正国家、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建国、中国称台湾是其一部分,因此不适用该规范。如果各国不再援引规范,更频繁的侵略行为会随之而来。
蚕食他国边缘可能比一口气併吞,更高度破坏「反对征服领土」规范。例如亚塞拜然2023年接管纳卡地区、委内瑞拉则公投声索圭亚那领土,国际反应都相当平淡。一旦侵略没有遭到抵制,类似行为就会频繁发生,中国可能在东海和南海更具侵略性,台湾、西撒哈拉、巴勒斯坦地区等未受广泛承认为主权国家的政体将首当其衝。更令人忧心的是,中印、印巴等拥核国家的边界争端可能因此升级。
美国在维护规范上长期扮演关键角色,然而近期立场出现摇摆,在联合国和G7相关决议拒绝将俄罗斯定位为「侵略」。川普多次提议购买格陵兰岛,甚至喊话让加拿大变成第51州,显示其主张土地问题可以透过交易解决,而非依赖现有国际规范。
反对征服领土的规范若最终崩溃,可能导致领土战争,带来区域乃至全球性动盪。若美国未来放弃国际秩序维护者角色,其他强权是否会填补这一真空?文中称,中国可能会学习美国,藉领土扩张成为全球领导者,先吞併台湾,巩固在南海和东海的岛屿和海洋主权,同时对其他有意侵略领土的国家施加干涉,满足自身的领土野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