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次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预计4月24日登场,将聚焦绿色金融及能源议题。面对近来核电厂延役讨论,环境部长彭启明26日指出,无论核电厂延役或重启,不是修法完就结束,后续衍生的成本、设备老旧问题等,均是相当艰难的挑战,而外界关注小型模组化反应器(SMR)的花费跟不确定性,无法马上在核二厂除役后衔接。
彭启明指出,第4次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将聚焦绿色金融,由财政部、金管会提出新的策略,能源议题则因还在观察未来走向,尚未确定要讨论哪一部分。
针对核能议题,他表示,能源政策是经济部管辖,核能则由核安单位负责,仅核电厂除役与乾式储存槽设置的环评,环境部需涉入处理,目前早期的核电厂,并不是需环评的对象。
不过,彭启明说,在制定2030、2035年减碳目标期间,曾与能源部门讨论核能的减碳效率,但发现法令修订是很大问题,要取得朝野共识也相当辛苦,且核电厂位处地震断层、设备老旧风险及所需花费,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故最后未将核能列入未来的减碳路径。
彭启明强调,若核能属低碳能源,他没有理由不支持,但核电厂延役或重启,修法后能源部门将面对更多工作,以及无比挑战。
他提到,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报告,确实部分国家正在推动核电厂延役,但也有国家选择停止发展,延役是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台湾若要在现阶段解决,社会必须要有共识及良好的科学基础。
彭启明还说,美国的SMR最快2030年商转,却已耗费105亿美金,从花费及不确定性来看,新核能技术无法马上在核二厂除役衔接,并没有外界想像得如此简单。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