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美国政府晶片禁令下,各国与中国做生意时绑手绑脚,还要面对中国同业奋力追赶、抢占市场的压力。荷兰半导体设备供应巨头艾司摩尔(ASML)执行长富凯(Christophe Fouquet)日前接受经济学人专访时强调,欧洲必须自己决定要做什么,而不应该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他警告,「如果欧洲冠军球队无法得到更好的保护,他们可能会选择出走」。
为遏制中国在全球晶片竞赛中取得优势,美国禁止艾司摩尔出售极紫外光(EUV)微影设备给中国客户。由于中国是该业者的主要市场之一,这项禁令迫使艾司摩尔在去年10月调降2025年的营收目标,股价还因此大跌2成。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围堵行动,反加速中国晶片自主与研发的脚步。日前在SEMICON China 2025展会上,一家成军仅四年的深圳晶片设备商SiCarrier Technologies(新凯来),首度公开展示涵盖光刻、薄膜沉积、蚀刻等核心制程的30多款自研设备,有望协助中国制造先进的5奈米晶片,突破西方的技术封锁。
儘管艾司摩尔仍稳坐当今半导体设备市场龙头,市占率高达9成,没有对手可以与之分庭抗礼,但面临主要客户支出计画不确定性、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挑战,根据SEMI在最新季度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晶圆厂前端设施设备支出仅年增2%,达到1,100亿美元,低于去年的4%成长幅度。
与艾司摩尔前任执行长温彼得(Peter Wennink)相比,富凯更加直言不讳的谈论,公司应该更积极应对美国主导的出口禁令。他去年就在一次投资者会议上提到,出于经济动机,欧洲最好不要擅自改变运作良好的全球半导体生态系统。他表示,这将可能扰乱供应、提高成本并阻碍创新。
对于艾司摩尔这样一家拥有庞大欧洲供应链的公司而言,想要出走到其他地区,并不是实际的选择。
事实上,该公司因为不满荷兰移民政策与基础建设欠佳,去年就扬言要把总部迁徙到他国。荷兰政府紧急启动代号「贝多芬」的秘密专案,并砸下25亿欧元改善基础环境下,艾司摩尔终于回心转意。富凯最近在荷兰政治电视节目Buitenhof中表示:「我们留下来的可能性极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