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2月7日主持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六位发言的民企代表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是唯一位传产代表,其他五位均来自科技业。刘永好本人也是大陆全国政协委员,虽出身传产业,却与时俱进,他3月7日在全国政协、人大「两会」的媒体沟通会上透露,新希望已成立好几家机器人公司。事实上,该公司也投资了生物科技和人工智慧(AI),充分展现其被喻为大陆民企「长青树」的风范。
刘永好1951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70年代考入四川大学的前身成都工业学院,学习无线电专业,曾在国企担任技术工程师。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他决定辞职,于1982年,与他的三位兄长以人民币(下同)1,000元合伙创业,饲养鹌鹑。
当时鹌鹑蛋市场需求旺盛,刘氏兄弟成功赚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后,他们将资金投入饲料生产,成立「希望集团」,专门生产优质动物饲料,并坚持技术创新,开发一种适合大陆本土畜禽的高效饲料。
1995年,刘氏兄弟决定分家,刘永好创立「新希望集团」,专注于农牧、食品、乳业和金融等领域。他带领的新希望集团成为大陆农业产业化的标竿企业,并发展成为大陆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年营收逾2,000亿元,并将业务拓展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刘永好近年来关注科技与农业的结合,积极投资智慧农业,推动养殖业的数位化转型,并在AI、环保技术等领域增加投资。
刘永好虽出身「铁饭碗」的国企技术工程师,却以民企领袖之姿,在农业科技、食品加工、管道终端、基础建设、金融服务等领域,取得傲人成绩,新希望更被喻为大陆民企的「长青树」。
刘永好3月7日在「两会」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作为民营企业,不躺平,要有所作为,迎接新的格局。」
刘永好现年74岁,依然孜孜不倦,下载了时下流行的AI大模型App,他表示,「Deepseek是最新、全开源的,成本比较低。学习大模型,对我们来说,要搜集小资料,进行精细化管理。代入大模型,提升我们的效率。」事实上,刘永好已经将AI技术融入经营管理中。他称,新希望已成立了好几个机器人公司,「像切菜,用机器人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品质得到保证。」
新希望集团常务副总裁、首席营运官李建雄表示,新希望正在尝试「AI+现代农业」的探索,未来随着AI的应用,可以在饲料配方、育种的基因检测、冷链物流效率、疫病防控等方面,带来积极改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