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荣获《NHQA特优机构奖》与《智慧医院全机构标章》,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院长周德阳(右)代表受奖。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荣获《NHQA特优机构奖》与《智慧医院全机构标章》,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院长周德阳(右)代表受奖。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中国医点通APP「一支手机打通关」结合虚拟健保卡,成为民眾就医的便捷工具。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中国医点通APP「一支手机打通关」结合虚拟健保卡,成为民眾就医的便捷工具。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
企˙业˙檔˙案/中医大附设医院
企˙业˙檔˙案/中医大附设医院

智慧医疗在后疫情时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提供病人更即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致力于智慧医疗的创新和发展,荣获美国《Newsweek》「2024 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World’s Best Hospitals」之双项殊荣,取得「EMRAM Stage 7」再认证、「INFRAM Stage 7」与「AMAM Stage 6」之认证;同时荣获美国HIMSS「数位健康指标(DHI)」全球冠军,不仅为台湾智慧医疗带来新的里程碑,更为全球医疗科技进一步奉献一份力量。

全面智慧化医疗中心 提升友善就医流程

中医大附医院长周德阳强调,在智慧医院的发展上,「没有所谓的最好,只有不断追求更好」。如重症AIoT医疗战情室利用数位孪生技术,整合大量医疗资讯,并导入智抗菌、智救心、智护肺等,实现对重症病人的远端即时监控,掌握病人整体状况,将抗药性菌株感染率从12.2%降至7.5%。

此外,透过远距医疗技术,满足偏远地区对医疗的需求,如全天候院前心电图监测,心肌梗塞AI反应时间缩短至仅37秒,或是每月提供的185次眼底镜AI判读服务,照护偏乡糖尿病人。

「NHQA国家医疗品质奖」首重运用智慧医疗,改善病人病症。中医大附医的智慧服务涵盖门诊、住诊、急诊、手术、药事和行政管理在内的六大服务流程,连续第三年荣获「智慧医院全机构标章」,整体囊括特优机构奖、杰出医疗类-钻石奖、金奖,以及卓越中心等35项奖项,展现持续医疗数位化转型,致力提升病人治疗效果及生活品质。

在人工智慧医疗领域,中医大附医与台湾微软合作开发第一个以华文建构的生成式语音智慧医疗系统「智海系统」,医护专家透过口述即可快速生成病歷,提高医疗纪录撰写效率,大幅减少75%的病歷输入时间,从而让医护人员能更专注于病人照护,挽救更多生命。

台湾医疗体系正进行一场关键的数位转型,周德阳表示智慧医疗应用服务,皆务必达到「好用、实用、喜欢用」三大需求。中国医点通APP实现「智慧行动生活化,一支手机打通关」的便民理念,完整串接挂号、报到、检验检查、领药等就医流程,并结合虚拟健保卡,提升就医便利性。

透过中国医点通APP的远程监测和数据传输功能,病人在家中进行血液透析,每年可节省90天往返医院的时间,并显着提高透析效率,实现病人自我照护和家庭健康管理。目前「中国医点通APP」每月服务约31万用户,展现其广泛接受度和实用价值。

以病人为中心 一站式友善医院

中医大附医有鑑于近年来眼科、牙科、耳鼻喉科就诊需求大增,为了病人有更好的友善就医环境,中医大附医2023年建立了全国首座以五官科为主的医疗大楼;秉持以「病人为中心」,规划门诊、检验检查、手术及住院服务,为专科病人提供一站式的友善医疗服务,并设有先进的科技和数位化手术室,提供更舒适明亮的医疗环境与更完善的医疗服务。

中国医药大学暨医疗体系董事长蔡长海一再强调,「以员工为重」也是重要的工作,「我们关怀的不只是对病人的视病犹亲,员工的关怀更为重要」。周德阳说,中医大附医重视人才培育、员工发展,鼓励出国进修精进技术与特色医疗予以补助;放宽员工晋升年限,提供员工发展的机会。艺文活动也是凝聚员工至关重要的一环,2023年举办「真善美星空音乐会」,邀请院内员工参与音乐飨宴,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并期许共同创造更友善的医疗环境。

#员工 #病人 #中心 #重要 #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