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趋势下,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供应商的角色更加重要。ECU作为车辆各项功能运作的核心元件,包括引擎控制、煞车系统与安全气囊,其资安风险不仅影响车辆性能,更直接关系驾驶与乘客的生命安全。ISO 21434标准的实施,要求ECU供应商从单纯功能性设计,转型为具备资安风险分析及强化能力的产品开发团队,建立涵盖产品组织管理、硬体设计、韧体安全、软体开发及售后管理的架构。
首先,ECU供应商需依据ISO 21434规范,从产品设计到上市维护阶段全面检视整体资安能力,并导入车辆产品资安管理体系(CSMS)。举例而言,在开发产品前需执行ISO 21434规定的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TARA),例如CAN Bus等通讯技术,确认是否存在偽装、重放、讯息窜改等资安风险,并透过硬体安全模组(HSM)等技术,实现装置验证、金钥保护与讯息完整性,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
其次,全面的车辆资安防护须透过整车系统架构进一步强化。例如内建HSM的ECU以及Secure Gateway技术,以确保通讯讯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有效降低单点攻击风险,符合ISO 21434的安全标准。此外,整车资安设计还须纳入分层防御概念,以分区管理、ACL通讯控管等策略,确保各个控制网路皆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在安全气囊ECU兼具事故资料纪录器(EDR)功能时,更应考量资安与效能间的平衡,利用Secure Gateway技术管控资料存取,加密传输并实施故障隔离策略,确保资料在储存、传输及分析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ISO 24089进一步强调韧体安全更新的重要性,OEM需建立完善的SUMS制度,确保韧体更新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避免未经授权的恶意更新,甚至当更新出现状况能够有回滚机制。藉由OTA系统架构威胁风险分析的机制,使韧体可透过安全且信任的更新通道,确保安全升级。
为进一步强化售后资安管理能力,设立专责车辆资安监控团队,建立车辆资安营运中心(VSOC),即时侦测与处理潜在威胁,持续监控并快速应变,降低整体风险。VSOC的建立需搭配相关监控工具,主动侦测异常行为与潜在入侵企图,快速反应并减少资安事件的影响范围,也可提供车辆远端诊断、即时车况监控、主动式维护通知、事故预测与响应服务,从而提升车主体验与车辆服务价值。
目前OEM与供应商最迫切的需求是培育及吸纳具备车辆开发及资安风险分析的人才。或许透过与专业机构合作、内部人才培训或借镜国际车厂成功经验,更能确保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整体而言,要在ISO 21434与ISO 24089规范要求下持续维持竞争力,必须导入完善的车辆安全开发管理流程及OTA安全更新机制,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完整资安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透过积极的资安投入,从设计阶段即全面纳入安全思维,才能在快速变迁的市场环境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为使用者提供更安全、更安心的智慧行车体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