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六龟竹林休閒农业区的百年梅园,在产业没落与气候变迁挑战下,曾一度荒废,如今透过「百年梅树认养计画」重获生机,截至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及150人以个人名义响应,让梅农不再独自承担风险,并成功带动观光与农业转型,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让地方重新充满活力。

高雄曾是全台梅子最大产区,但因进口衝击与气候变迁,许多梅园荒废,为此,竹林休閒农业区推动「百年梅树认养计画」,邀请企业与个人参与,不仅稳定梅农生计,还结合手採梅子、梅醋等DIY体验,促进农业转型,带动地方观光商机。

「过去种梅子只能等收成、卖钱,价格又受市场影响很大,」当地梅农林先生说,「现在有企业和民眾认养,每年都有稳定收入,还能让游客亲自参与DIY,这模式真的让我们看到未来!」

竹林休閒农业区理事长简铭辰表示,目前有超过30家企业加入计画,部分企业不仅认养梅树,还将梅产品纳入自家品牌礼盒,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环,而150名个人认养者,则透过参与DIY体验与旅游活动,进一步推广六龟的梅子文化。

「这计画让我们不只是捐助,而是真正参与产业转型,」一位企业代表表示,「透过认养,我们的员工也能实际体验梅子的制作过程,更加珍惜这片土地。」

高雄市政府农业局表示,梅树认养计画不仅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更结合观光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农业不只是种植,而是可以结合体验与旅游,让年轻人看到返乡的机会,进一步带动地方创生。

在地居民直言,随着计画推进,六龟竹林休閒农业区的梅园已逐步恢復生机,游客人数明显提升,地方经济也因此受惠。

#梅农 #梅树认养 #竹林休閒农业区 #结合 #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