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美东时间2日宣布新一轮「对等关税」细节且立即生效,白宫发言人表示这一天「将被记入歷史」。川普主打以关税拯救就业,近来已陆续实施一系列关税政策,已经生效的关税包括对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一些商品徵收25%的关税,对所有钢铁和铝进口徵收25%的关税,以及对来自大陆的商品徵收20%的关税,至于,对全球汽车加徵25%的关税,定于3日生效。

美国针对从委内瑞拉购买原油的国家,3日起开徵25%「二级关税」。对于非美国制造的汽车,亦将从3日起加徵25%关税,一些汽车零组件的关税则预计于5月3日前生效,但针对北美两大邻国,美方仍需决定是否延续对部分加拿大和墨西哥产品的关税豁免。而根据《美墨加协定》,符合条件的汽车和其他商品先前获得了暂时豁免,该豁免原于4月2日到期,白宫尚未宣布是否延长。

川普2月中旬以来承诺推动「对等关税」,即对他国出口美国的产品施加相等税率。先前据白宫说法,政策将重点针对10至15国,上述国家据称存在严重贸易壁垒且与具有较高额贸易逆差。然近期据多个美媒称,川普政府可能採取另一种选项,即对所有进口商品普遍採用20%关税,与他在2024年竞选期间提出的政见一致。此外,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川普保留的第3种选项是对部分国家徵收较低的全面关税,而非一致通用20%税率。

川普坚称,关税将为国库带来每年6000亿美元鉅额收入、保护本土企业,并促进制造业回流。然而,美媒先前多次引用学界说法反驳上述论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提格里兹警告,美国频繁变动的关税为全球投资环境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削弱市场信心,进而影响经济前景,甚至可能走入停滞性通膨。

创造就业机会是川普大举推动关税的主要动机之一,他在第一任期也针对大陆产品及钢铝制品等施加关税。然而,麻省理工学院与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关税对美国就业的效果实为好坏参半。进口关税对受保护行业的就业几乎没有影响,制造业就业几近持平,但他国的报復性关税却导致农业流失大量就业机会。联准会则指出,2019年美中贸易战使美国家庭每年额外支出831美元。

川普政府宣布对等关税措施,身兼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总统昨在民进党中常会时表示,行政团队已针对各种税率与措施,整备全面因应方案;行政院长卓荣泰也强调,行政团队人员预计今天一早拟定详细政策,并于适当时间对外说明。

赖清德表示,面对迅速变动的国际局势,行政团队和国安团队会持续掌握最新情势,确保国家利益与经济金融的稳定及发展,也会持续与美方密切沟通协调,维护企业的公平竞争地位。

#美国 #川普 #加徵 #生效 #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