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尹锡悦确定下台,韩国宪法法院八名法官全数同意国会提出的弹劾案,认定他在2024年12月宣布戒严,动员军警干预立法机构运作,已违反宪法并对韩国民主制度造成伤害。尹锡悦从发动戒严、被国会弹劾、拒捕到最终由宪法法院做出裁决,引发韩国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与社会对立,如今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保住韩国民主化的成果,也展现韩国民主的成熟与韧性。

宪法法院挺民主

整个看来,宪法法院法官对民主的坚持与对宪法的忠诚固然可贵,但从军方面对戒严令的谨慎、国会捍卫立法尊严的坚定,到民眾不畏严寒上街抗议,在在向世人证明韩国经歷民主化洗礼后,即使在面对北边专制政权的军事压力,也拒绝牺牲民主价值的决心。

韩国社会长期左右对立、地域歧见、贫富恶化甚至性别衝突一时仍然无解,民主政治也从不幻想一个人或一个决策能解决社会国家所有痼疾沉痾,其可贵之处在于有不断完善修正错误的机制。尹锡悦戒严事件告一段落,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提议修宪限缩总统权力,并建议在即将举行的总统大选同时进行修宪公投。修宪的主张已经获得民意高度支持,盖洛普韩国(Gallup Korea)上月一份民调显示,54%受访者支持修宪改革总统制。这种自我完善更显现出韩国民主进入更自省与更精实的阶段。

韩国上次修宪是在1987年,当年规定总统直选、任期5年且不得连任的总统制。这套制度造成总统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出现亲信政治与家族腐败的问题;由于单一任期,不得连任,政策因政府更迭过于频繁、缺乏连贯与长远规划,容易出现烟火式政治工程;当总统和国会分属不同政党时,容易造成政党恶斗的政治僵局。

制度的缺陷与政治风气的腐败让韩国总统成了高风险的职位,从卢武铉、李明博、朴槿惠到现在的尹锡悦,都遭受到不同形式的法律处分,或遭到罢免,或判刑入狱。

近年韩国进步派及保守派都曾支持修宪,同意修改为总统一任4年、可连任一次,但选举后几乎都没有具体动作。现在因为尹锡悦的滥权妄为终于让朝野痛定思痛达成共识,通过修宪化解政治僵局,出现难得的「宪法时刻」。

宪制难约束总统

不过,目前出现的修宪主张似乎对于总统相对多数决出现「少数总统」以及总统与国会任期不一致造成「跛脚总统」两大问题讨论不多,这样的修宪对于能否化解长期且深刻的政党对立仍有待检验。

台湾有类似的宪政缺陷,没有预防出现「少数总统」的两轮选举制,加上「赢者全拿」的行政权、国会对总统的制衡权不完备,形成比韩国更严重的「超级总统制」。这套制度在总统与国会同党且完全执政时,容易出现恣意妄为的滥权,在朝小野大时则形成忽视民意、藐视国会的政治僵局。

韩国与台湾冷战时代同受威权统治,也都在1980年代进入民主化进程,相较韩国,台湾未出现「光州事件」的悲剧与重大社会衝突,以一种寧静革命的方式完成体制改革,最终达到政党轮替,走上民主巩固。但是,就像许多领域一样,曾经领先韩国的台湾,在政治民主上也逐渐被超越。

当尹锡悦以应对北韩威胁,需清除「亲北韩势力」,才能维护自由与宪政体制为由颁布戒严令,却没有说服军队、自己的政党、人民以及法官,因为韩国人民坚持自由民主,显示了韩国公民社会的成熟。

台湾宪政制度同样设计不良,总统不必对国会负责,立法权不足以制衡行政权,放任总统以执政党主席身分操控行政、司法与监察权,几乎不受任何宪政制约。「超级总统」纵容执政党滥权贪腐,在野党无力监督导正,只能用质询权批评,因而朝野尖锐对立,相互仇恨动员,造成台湾社会更加撕裂与对立。

面对宪政失序现状,我们不只在棒球场想赢韩国,在民主路上也好想追上韩国!

#总统 #韩国 #尹锡 #制度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