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芦洲区首座社会住宅10日开工,基地位于成芦桥下、邻近捷运芦洲站,共提供456户社宅与超过900个汽机车停车位,打造全龄友善与低碳永续的宜居新社区,预计2029年完工。副市长朱惕之强调,该案将成为「优质住宅与市民共融生活的重要场域」。议员肯定市府首度纳入「身障者社区型日照中心」,盼减轻家庭照护压力,真正回应在地需求。
朱惕之表示,设计融合经济型、1房型至3房型共456户,并配置430个汽车位与480个机车格,採地下3层规画,以回应地方高度停车需求。他强调,基地距离捷运站仅约500公尺,交通便利,并保留大片绿地,让居民能在城市中享有自然生活空间。
该案由新北市城乡发展局主责规画,并与交通局、民政局共同合作,总经费达45亿2689万元,其中交通局出资13.4亿元兴建停车场。交通局长锺鸣时指出,芦洲地区车辆持续增加,停车问题迫切,该案正是市府多目标用地整合与公共设施共构的具体展现。
交通局停车管理科代理科长王昶闵补充,该基地原为芦洲警分局旧址,市府为善用土地资源,先于2023年辟建临时平面停车场,提供144个汽车位,并同步推动社宅与地下停车场共构工程,预计于2029年底完工。
该案也整合公共托育中心、公共化幼儿园、社区长照机构、身心障碍者社区式日间照顾中心、里民活动中心,强调社福整合与弱势照顾。民进党议员李倩萍指出,社宅首创设置「身障者社区型日照中心」,有助身障家庭喘息与重返职场,盼能成为全市标竿。她亦肯定市府在公托、公幼、长照政策已逐步到位,如今进一步纳入考量身障家庭,是「最实在的社会支持」。
国民党议员王威元表示,部分居民对施工噪音、废气与出入口设计提出疑虑,儘管实测数据仍在标准内,他要求市府设置24小时监控并强化沟通,「不要让地方建设变成地方负担」。对此,城乡局长黄国峰回应,施工团队已调整施工时段并设置第2出入口,未来将以环堤大道进出为主,尽可能减少对邻里干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