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关税战剑指中国,一再加码,对中进口商品徵收关税从10%加10%,再增至54%,不满中国提出报復措施,又陆续把对中关税扩大到145%。
相对于美国的步步进逼,中国保持战略定力,一方面痛批单边霸凌行为,另一方面也快速祭出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课徵关税陆续提升到了125%,报復措施还包括稀土出口管制、打击川普农业票仓,透过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打击美国科技和军工企业等,藉由对美国企业施压,让川普必须面对选民压力。
早于川普本月宣布「解放日」关税措施数天前,中国大陆採取行动,恢復与日本、韩国原本停滞的自由贸易谈判;当越南考虑严审部分对中贸易时,传出习近平将前往越南访问的消息。不同于川普第一任发动制裁时的仓皇应战,中方这次选择以牙还牙,摆明如川普继续实行单边主义,将更积极拉拢亚洲国家,定位自己为区域内经贸更稳定的一股力量,并准备抱团欧盟抗衡美国。
北京同时向全世界发动认知作战,将加徵关税措施视为美国衰落的证据,为保护主义、霸凌盟友、背弃全球规范的自私行为,显然将此事视为加速东升西降的契机。
川普确实对中国下手很重,正值消费低迷、房地产不振及产业链出走的中国,必将感受到美国关税带来的痛苦结果。但是,随着全球一致将日益纷乱的焦点聚焦于华府,北京在世界上的经贸关系及地位反而提升,逮住机会和美国周旋到底。
观察中国这回多箭齐发的做法,兼顾了点和面,迭加原有的反制措施「加倍奉还」,组合重拳环环相扣。坦言之,川普是想把加重关税当作裹挟手段,要各国乖乖上桌谈判,如愿厚待美国则减免关税,但中国选择正面作战,採取的报復性措施先展位不求饶立场,试探性的出击大于直接的打击,显示了强硬立场,也同时为谈判或进一步升级都留下可能的运作空间。
中国为何有底气跟美国叫板?首先是经济贸易结构发生的转变。跟先前相比,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降低,对美贸易占比从2018年的13.7%降至2024年的11%左右;去年对美出口占总出口额的比例,也比2018年下降4.6个百分点。
其次是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地位趋于稳固,是目前全球唯一覆盖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对抗衝击与风险的能力。即使美国加徵关税,仍能通过供应链议价权转嫁成本,反而是一些产品对他国有不可替代性,这些年来美国的贸易壁垒不断加码,但是美国人仍无法离开中国商品,而且中国对美出口的含金量更高。
第三则是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的加速。美国运用科技封锁手段遏制中国科技发展,迫使中国寻求自主性发展,并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形成制裁-突破-反超的循环。
其中关键在于研发投入大增,政府调拨资源,持续加大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通过政策与市场机制结合,扶持战略性产业,从川普第一任期发动的贸易战开始,促进中国加速产业升级,不再畏惧美国的科技封杀。
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多元化布局,也分散对美贸易风险,增强了迴转空间。反而是川普二度上台后,美国与欧洲关系恶化,欧洲国家不得不寻求与中国改善经贸与投资关系,两方出现共抗美国的底气。
中国也加速开拓非洲、中南美洲等新兴市场,提升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
中美间的关税大战还在持续发展,但由于相对优势不同于以往,北京对于川普贸易施压有序的应对,一方面拓展世界经贸关系,二方面加速产业的升级,让这回的重拳打压演变成调整体质的良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