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凯烜 小檔案
萧凯烜 小檔案

在农业转型与创新的浪潮中,青年农民的培力与畜牧业的科技升级,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来自苗栗的青农─萧凯烜正以实际行动,致力于畜牧业永续发展;台湾农民平均年龄达64岁,他指出,培养专业从业人员、吸引更多青农投入畜牧业,搭配科技工具导入,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萧凯烜投身猪只养殖逾十载,从最初的种猪场基础训练,到实际走入牧场推广生产医学与标准化批次管理,再到现阶段自建密闭式水帘控温猪舍,提供优良仔猪及培训青农服务,为畜牧产业青农深耕在地发展的代表。

他观察,畜牧设施设备自动化及科技化在台湾正逐渐起飞,牧场各项系统建置皆需现代化支持,尤其在磨合台湾牧场高温、高溼及日夜温差大等各式环境的多项变因后,可逐步将过去需要人为判读并做出应变措施之情形改善,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之干扰。

另一方面,从人员培育下手、精准养猪,是萧凯烜在远赴丹麦与荷兰见习养猪产业后的愿景。萧凯烜分析,台湾农民平均年龄偏高,相对需要花较长时间熟悉及训练,加上少子化,愿意投身畜牧的青年子弟愈加稀缺;加上没有类似丹麦系统化的教育训练,与养猪业需要大量人力的刻板印象,是青农却步的原因之一。

另外,台湾大部分猪场规模不大,饲养规模1,000头以下的养猪场便占了约70%,如何更有效率的生产会是未来一大课题。

他举例过往担任辅导顾问的猪场,导入批次化生产及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后,同时透过数据管理软体记录分析场内各项生产数据,对场内畜群瞭若指掌。

未来萧凯烜也有计画成立人才培训基地,将过去辅导内容与结果分享予学员,藉由培力青农方式,传授青农子弟标准化畜牧饲养的管理技术,除了过往传统的经验继承,更加入现代精准畜牧的管理知识,将科技翻转畜牧业的愿景快速实现。

培力青年农民不仅是帮助个体,更是为畜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萧凯烜相信,当各方力量匯聚起来,农业才能真正迎来跨越式的发展,透过培力计画与科技应用,萧凯烜正为台湾农业注入新活力,并开辟青农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猪场 #标准化 #管理 #畜牧 #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