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如虎口!2024年新北市共6260人发生交通事故,有1163位12岁以下儿童受伤,为防范意外发生,新北市交通局选定板桥忠孝国中与后埔国小周边、芦洲空中大学2处作为行人友善区。国民党议员金瑞龙建议,应于学区加强设置行人优先区,搭配原有通学巷,扩大至完整街廓;民进党议员郑宇恩说,提升行人友善亦须兼顾当地居民使用需求,规画出兼容各方需求的方案。
新北市府道安会报秘书小组指出,2024年共6260人发生交通事故,事故年龄层以「11至20岁」最多,2024年12岁以下儿童有1163人受伤,较2023年1128人增加35人,这2年皆无儿童死亡。儿童事故时段以下午4至6时最多,地点则以交叉路口最高。
秘书小组表示,儿童事故发生时段以放学期间最高,虽无法得知发生地是否位于学校周遭,将持续关注并检讨通学环境,加强宣导正确用路观念。
交通局说,今年选定板桥忠孝国中与后埔国小周边、芦洲空中大学2处作为行人友善区。新北市自2019年起即推动通学巷改善计画,透过行人专用时相、绿舖行穿线、时段性禁止通行等交通工程,部分学校并搭配科技执法,守护学童上下学通行安全,2年内完成全市211所国小通学巷改善,预计今年底完成全市120所国高中通学环境改善。
金瑞龙指出,市府近年在学区、医院、捷运站及商圈等人潮眾多场域规画友善行人措施,但应于学区加强设置行人优先区,搭配原有的通学巷概念,扩大相关保障至1个完整街廓。对于大型车辆应规画替代道路,避免大型车行经或穿越学区及其周围,希望市府盘点中和学区,设置行人友善区及行人优先区。
郑宇恩表示,新北市确实还有多处校园周边需行人友善环境,以淡水为例,位于老旧市区的淡水国小、文化国小等,提升行人友善亦需兼顾当地居民使用需求,需要市府在改善行人空间的同时也规画包含车行动线、停车空间等配套措施,更积极与当地居民沟通,规画出能兼容各方需求的方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