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川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与美国联准会面临50年来的货币政策困境,已成为当前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这些政策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衝击,也可能引发滞胀现象,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深远。

川普祭出的高关税政策直接推高了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导致国内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增加,进一步削弱了家庭支出能力。至于企业,为了应对高关税,得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短期内供应链中断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增加了生产成本。不确定性增加也使得企业对未来的投资计画更加谨慎,进一步抑制了民间投资。供给成本的增加与有效需求减少,造成经济停滞与通膨同时存在的滞胀压力,高关税政策正是这一现象的催化剂。

美国联准会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控制通膨与支持经济成长之间取得平衡。政策上的两难在于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膨,但可能进一步抑制经济成长;降低利率则可能加剧通膨。高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波动,市场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者信心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联准会的政策压力。

况且货币政策无法直接解决供应链中断和高关税带来的结构性问题。诚如联准会主席鲍尔近期表示,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膨压力持续存在,而经济成长和就业市场可能进一步偏离其目标。这使得联准会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滞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成长停滞,企业裁员使失业率上升,生活成本上升使实际购买力下降外,生活品质恶化,还会使收入与财富差距扩大,社会不满情绪加剧,很可能引发社会动盪。

为了避免滞胀蔓延,应该尽快透过谈判协商逐步降低关税,减少贸易摩擦,稳定全球供应链,减少进口商品的成本压力,稳定物价,以缓解通膨为先。而联准会应根据经济数据调整利率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灵活性,避免过度紧缩或宽松;再配合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成长。

川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与联准会的货币政策困境凸显了当前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全球化退潮下,各国必须在安全与效率间重新权衡。要避免滞胀的恶性循环与衝击,短期内,协调性政策谈判、区域合作深化与供应链多元化是缓解衝击的关键;中期则推动结构性改革,提升生产效率与收入分配公平性;长期而言,产业链重组与多极化贸易体系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歷史经验显示,保护主义终将反噬自身,唯有开放与创新才能永续成长。期盼在乌云即将笼罩全球之际,中美两强对撞能适时悬崖勒马,否则人祸比天灾还可怕,全球都无法幸免!(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联准会 #货币政策 #通膨 #高关税 #经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