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日与世长辞的天主教教宗方济各,遗体已于23日上午移至圣伯多禄大教堂供信徒瞻仰,首日已有上万群眾前来现场。灵柩在枢机主教及瑞士卫兵护送下,缓缓抬入教堂。遗体将在大教堂内供信徒瞻仰3日,葬礼预定于26日举行,美国、法国、义大利与乌克兰等多国元首皆已确定出席,义大利警方正着手进行重大维安部署。前来悼念的人潮中,不乏远道而来的信徒,《纽约时报》就访问两位从菲律宾远赴罗马的女性。

方济各终生秉持俭朴作风。据故乡阿根廷媒体报导,他担任教宗期间从不支薪,生前仅留下100美元财产(约新台币3250元)。枢机主教月薪介于4700至5900美元,教宗则高达3.2万美元,但方济各上任时就表示自己曾立下「贫穷誓言」,婉拒薪资。

自2013年当选以来,方济各以自由风格试图改变教会传统。他2019年有意开放已婚人士担任偏远地区神父、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简化教廷官僚体系,并强调教会应多加关注弱势群体。曾任教廷文化部长的枢机主教拉瓦西(Gianfranco Ravasi)向纽时表示,方济各的改革让教会所有人「被迫向外看,寻找适合外部的对话」。

然而,他的改革引发自由与保守两派的广泛争议与不同期待。分析认为,方济各的真正遗产,并不仅止于具体政策,更在于他试图改变教会内部运作的精神。耶稣会出身的他推崇「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重视对话与多元声音。他的亲信、枢机主教切尔尼(Michael Czerny)认为,他的理念是「改变流程比成果更重要也更持久」。

国际舞台上,方济各也力求修復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他曾在疫情期间访问伊拉克,并与伊斯兰教什叶派最高领袖会面,亦与穆斯林精神领袖签署宗教共融声明。但他也因尝试改善与中国政府关系而遭批评,指责其在人权议题上妥协。

#瞻仰 #教宗 #方济各 #教廷 #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