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局势日益不稳定、变化加速的AI年代,不能只是等待未来降临,而是要先行一步,去形塑它。最近在思考台泥未来的人才招募时,「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正给了一个深思的方向。

十几岁时就读了《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s), 最近又再读一次。当时资讯远不如今天丰富,每一本书,对我来说都是一扇通往未知的新窗口。而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看见一个不同世界,一个不属于陆地强权的文明,而是在深海之下,一个孤独、反叛但更文明的选择的世界。这部小说出版于1870年,是十九世纪的科幻经典。那是一个帝国主义大行其道、工业革命、科技发展刚起步的年代。但Jules Verne已能想像潜艇、核能、深海探索,甚至一种无国界与政治或政府的生活。书中的尼摩船长(Nemo,拉丁文中意为「无名之人」,曾经用在荷马的着作《奥德赛》并不是西方传统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对当时人类社会深感失望的中年人。他选择离开陆地、拒绝制度、不理人类不平等的法律,在孤岛和海底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他的选择看似极端,但他却非常清醒,也更让人深思。

Verne的作品从来不只是对未来科技的想像。他写科技,也写反战、写对当时西方殖民与强权思想的质疑。他借着冒险的外壳,抛出许多深刻的提问--正义是什么?自由的代价是什么?想要的文明,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些问题放到今天来看,依然成立,甚至更值得一读。最近在思考台泥未来的人才招募时,也想起尼摩船长说过的一句话:Mobilis in mobili--「在变动之中灵活前行」。我给它一个新的诠释:「在改变中的世界改变。」未来,成功的人和企业,不再只是适应者,而是能主动塑造未来的参与者。这部150多年前的小说,至今依然提醒着:真正的文明,不在于科技有多强,而在于能不能被善用。科技若只是破坏性的加速器,那不是进步;唯有善用科技、尊重自然的力量,才是文明的方向。

#深思 #一次 #思考台 #海底 #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