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为府城建城300年,台湾府城隍庙5月3日举办「府城隍巡城祭」,全台12家城隍庙上百阵头巡礼4大城门,祈求风调雨顺也期许更多人认识城门歷史;成功大学师生于小东门城垣遗址旁打造艺术竹城,呼应第1、2代城由木构、刺竹构筑,宗教、学界以不同方式向歷史致敬。
相较于去年台南400多为公部门挹注资源办活动,府城建城300年则是由民间主动发起一系列活动。近来不少民眾行经府城多处路口都会看见「府城城垣300年」、「府城隍巡城祭」醒目招牌,揭示本周六登场的城隍爷巡城祈福仪式,这也是庙方继1980年、2006年后,再度举办府城隍巡城祭,此次共计全台12家庙宇出动逾200个阵头估4000人巡礼4城门,盛况可期。
府城隍庙主委郭荣哲表示,巡城也有寻城之意,很多台南人不知道正确城门位置,以往府城隍遶境只是象徵性跨越4座城门,此次也是建庙356年来,首度真正走进大东门、大南门、大西门、大北门,就连消逝西门城、北门城也透过相关意象呈现,期能让更多民眾认识城门歷史。
成大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中心、建筑系、歷史系、资工系等师生,携手台南市竹会于校园内小东门城门城垣遗址旁,利用刺竹及木头,耗时5周打造1座6公尺宽、3公尺高艺术竹城,文学院研究员陈志昌说,这是呼应清雍正年间第1、2代府城城垣各由木构、刺竹构筑而成,未来竹城将作为师生演讲、上课的舞台。
建筑系学生翁宇诚分享,参与筑城是相当宝贵的经验,透过一刀刀削切竹子、以水泥打基础,才明瞭前人建城耗费的心力。成大副校长陈玉女说,藉此竹城恢復歷史记忆,尤其成大与府城关系密切,校园里有清朝、日据、民国等不同时期元素,透过课程也让学生体认歷史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