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半导体学院2日正式启用「大南方半导体联合实验室」,预计5年内投入8亿元,整合半导体制造、封测、电子零组件、材料分析等研发资源,为南台湾补足长期缺乏的大型实验室。该基地未来将与国家实验研究院半导体研究中心合作,承诺每年提供超过5000人次的产学研服务,提升台湾半导体产业竞争力,也帮助高雄科技发展。
启用仪式上,高雄市副市长罗达生、暨南大学校长武东星、日月光行政资源中心副总经理李叔霞及国研院半导体研究中心主任侯拓宏等人出席。首任院长黄义佑表示,实验室成立透过企业资金挹注及国发基金补助,并争取国科会半导体学院设备建置计画补助。
联合实验室5年内将添购总价逾6亿元的60台研发设备,其中17台属国家重点设备,单价逾千万元,最贵者达4700万元,日月光公司也率先捐赠封装与测试设备,使中山大学成为全台唯一设有大型封测实验室的学术机构。
学院预计10年间投入28亿元,其中各企业赞助与国发基金各出资一半,至少每年提供5000人次以上的技术服务,联合实验室设置3大技术平台,涵盖创新半导体制造与封装、元件特性量测及次世代封装材料分析,另设有7大特色实验室,包括创新元件制造、精密电子零组件、硅光子积体电路等,构筑完整研发环境。
中山半导体学院自2022年成立至今,已招收369名硕士生,并与日月光、华泰、台积电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预计首期10年内培育超过1200名硕博士,补足半导体业高阶人才需求,其特色在于全台甚至全球第一个,以封装测试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研究所。
黄义佑强调,中山半导体学院致力于产学合作,缩短职训时间,让大二、大三学生即进入企业,研究生的研究范围与业界需求结合,未来将持续整合资源,不断提供人才,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