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违四年,川普再次入主白宫,这不只是权力轮替,更像是一场对当代世界秩序的压力测试。上任第一天即签署行政命令,重启化石燃料开採、喊停绿能推进与补贴;并扬言退出「不公平」的气候与经贸协定,他认为绿能转型、自由贸易长年「让美国吃亏」,是阻碍「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元凶。

4月2日,美国宣告进入「经济紧急状态」,对进口商品全面加徵关税,全球供应链与资本市场随之剧烈动盪,这场名为「解放日」的贸易战,宛如重回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前夕,撕裂前人煞费苦心搭建的多边合作架构,世界就此陷入一场难以预测的「经济不确定状态」。

20世纪史学巨擘约瑟夫.汤因比(Joseph Toynbee)曾说,人类文明的演进始于「挑战与回应」,当旧典范无法解释新现实,社会便会陷入混乱与彷徨,唯有回应得当,才有机会开展文明新页。

最典型的例子像是,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电力与内燃机,虽然酝酿出大规模失业与帝国竞逐,却也推动昌隆鼎盛的物质文明;二战后的自由贸易重建了世界秩序,过程中不免埋下南北资源分配不均的结构性矛盾,但也促进科技起飞与创新。每一次转型都会歷经阵痛,却无疑奠定下一波进步基石。

那么,今日的动盪是否正是人类文明前进的关键挑战,是否已进入新旧典范更迭的交界地带?

细观现况,极端气候频繁袭来、节能减碳已成为生活日常、AI与数据正在重塑产业链样貌,种种迹象显示新世界已经近在眼前,我们亟需正面迎向挑战,从根本改造过往的化石能源与制造体系。

但转型从来不是一蹴可几。它往往伴随着保守反扑与政治断裂,川普便是因此应运而生的时代现象,看似单一政治人物,实为各种还击力量合流的代表性载体,是一种「旧世界的不甘心放手」。

也因此,当川普(与其所代表的保守势力)乱石崩云、惊涛裂岸的同时,我们更需要从新典范中淬炼出让人向往的美好愿景。笔者浅见,「永续发展」(Sustainability)正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新典范,值得转化为世代共识的核心语汇,它远远不只是净零减排与能源替代,更是一种再平衡、一种超时空责任、一种整合公平与成长的治理逻辑。

在欧洲,永续金融已是主流准则;在亚洲,低碳、绿建筑与循环经济正成为竞争力核心;在台湾,各企业纷纷承诺ESG目标,这早已超脱CSR,而是赢得市场信任与供应链存续的必要条件。

永续,不再只是眾多选项之一,而是当代生存的基本解方。

时值歷史翻页,旧典范虽未完全退场,新典范已然蓄势待发。能源回归化石燃料、贸易重回关税保护、话语权回到单边主义,无一不是过去百年来人们极力摆脱的沉重枷锁。

真正的新世界,不会诞生于守旧或强权,而是源自于眾人对于典范转移的信仰,结合人民、企业与社会的集体觉醒-拒绝倒退、跨页前行。

迈向永续新典范,不仅需要行动与价值并进,更该积极建构「与自然共存、与彼此共感、与未来共构」的叙事哲学。你、我的责任便是在此刻坚定前行,让信任与永续成为下一页歷史的斗大标题。

#挑战 #旧典范 #美国 #川普 #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