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分析,「两好」包括:一好是供应链完整性提升,泰国已具备从上游CCL、中游PCB,到下游模组厂的制造链,有助于产品快速量产与交货。

二好则是台泰合作紧密,语言与文化沟通门槛低。台商深耕东南亚市场多年,泰国拥有良好工业基础与政策诱因,自然成为台湾PCB业者外移首选。

然而,「三坏」也不容忽视:一坏是泰国多数厂区主要从事成熟制程,短期内难以承接高阶伺服器与AI应用等对精密度要求极高的产品。

二坏是仍受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牵制,特别是36%高关税潜在风险,使部分美系订单转趋保守,需待美泰双边贸易协议进一步明朗化。

三坏则是产能扩张快于市场需求,部分厂商开始面临订单压力。业界担忧,若终端应用未同步「出海」,恐导致竞争恶化。

据统计,台系与陆系主要PCB/CCL业者,包括台耀、联茂、欣兴、金像电、华通、敬鹏、台虹、建滔、沪士电等,已陆续在泰国Ayutthaya(大城府)、Prachin Buri(巴真府)、Chachoengsao(北柳府)、Chon Buri(春武里府)等地设厂,逐渐形成材料与制程初步群聚。

除泰国外,越南、马来西亚等地,也吸引台系PCB/CCL厂分散布局如健鼎、台光电,东协逐步取代中国大陆,成为高阶制造的备援基地。其中,马来西亚凭藉着完善税务协定与自由贸易环境,更被视为对美国出口的有利据点。

泰国投资委员会指出,2024年外资投资申请金额已创下10年新高,惟美国前总统川普提出重新徵收高额关税政策,引发出口导向型企业投资观望情绪。

对此,泰国政府正积极与美方展开磋商,争取降低对美出口关税风险。同时承诺调整双边贸易逆差结构,例如增加美国天然气与农产品进口、鼓励泰国企业赴美投资等,以强化谈判筹码与双边经贸关系。

#CCL #门槛低 #忽视 #PCB #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