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赖总统就职将满1周年之际,近日密集接受国内外媒体专访。吊诡的是,在《财讯》5月7日刊登的专访和《日本经济新闻》5月13日刊登的专访中,赖总统有关台湾经贸和产业布局的论述居然出现前后不同调的状况。

例如,在《财讯》专访中,赖清德特别澄清「脱中入北」是学者的个人看法,强调现阶段政府产业发展政策是「立足台湾、加强美国、布局全球、行销全世界」,他还补充指出:「布局全球,当然有包括中国在里面」。赖清德坦言,两岸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产业链,也不是一夕之间就有办法解决,这需要时间调整。因而可认为,赖总统有意藉由这篇专访适度与「脱中入北」切割,并强调两岸经济连结,试图安抚国内产业界的不安与疑虑。

然而,当《日经》专访刊出后,人们赫然发现,全篇贯彻「脱中入北」的理念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还特别强调,「最大的危机是中国」、「中国让商品低价倾销全世界」、「2010年台湾对外投资有83.8%在中国,但去年只剩7.5%」、「我们直接面对中国的威胁」,进而顺势提出,希望串联美国、日本、荷兰等民主阵营,建立半导体「非红供应链」,也确保自由贸易能够持续运作。

不仅如此,赖总统在《财讯》专访中特意提及「加强美国」是现阶段产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并补充强调,台湾基本上愿意配合美国来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台湾销往美国的产品都是帮助美国科技发展;台湾可帮助美国再工业化及打造世界AI中心。然而到了《日经》专访中,「加强美国」这4个字突然不见了,台湾对美贸易与投资的定调也弱化为「协助、融入」美国。

这两处前后、内外不同调的表述,意欲何为?一方面,可能是考虑到《财讯》的读者是国内民眾、产业菁英及两岸台商,故不得不澄清「脱中入北」非国家政策,认同台湾经济布局大陆是现状,但到了面向海外读者和外国政府的《日经》专访,立即换了一副脸色,对大陆经济及两岸经贸表达贬低之意。

另一方面,可能意识到川普关税战在全球范围引发不满,更饱受日本政商界质疑,故在日媒专访中悄悄拿掉「加强美国」的表述,但对内则为了驳斥「疑美论」,被打肿脸也要高喊「美国优先」。

由此可见,赖总统对内、对外专访不同调,虽有策略考量,但在阐述经贸政策时陷入相当矛盾的境地。如今,美中完成首轮经贸谈判、实现90天关税停火,川普不小心说漏嘴提到中国对美全面开放「对统一与和平非常有利」,虽美国国务院立即灭火,但赖政府高官夜不能寐的日子,恐怕才刚刚开始。(作者为智库研究员)

#脱中 #财讯 #总统 #专访中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