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通知各大专院校114学年学杂费调幅为0.7%,较去年0.61%略增,若学校申请获准,约可调涨700元。不过,有私立学校表示,学杂费调整幅度过低,而且申请通过机率低,学杂费调整机制形同虚设,毫无意义。国立大学校院协会则盼政府能提升对大学校务所需补助。

依据《专科以上学校学杂费收取办法》规定,学杂费基本调幅依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年增率、受雇员工薪资年增率进行核算,由教育部每年公布基本调幅。教育部12日发文给各大专院校,通知114学年学杂费调幅为0.7%,较去年发文通知晚1个月。

114学年学杂费收费基准调整幅度0.7%,相较113学年0.61%、112学年0.53%、111学年0.44%来得高,但低于110学年度的1.26%。若以公、私立大专校院每学期学杂费约2.5万、5万元计算,一学期仅能调涨175元和350元。

各校如果想调整114学年学杂费,须完成校内相关资讯及研议公开程序后,6月25日前提出申请,再由教育部组织学杂费审议小组审议。有学校校长表示,学杂费调整幅度过低,而且依照上个学年经验,仅有1校申请调涨,且未获通过,因此倾向不提出申请。

一所私立大学表示,每年仅能申请调整一个便当价,且高机率不会过,学杂费调整机制已形同虚设好多年,评估已经失去意义,建议教育部根据每年消费者物价指数调涨,让学杂费自动调升,不用再送教育部审核,才最符合大学需求。

国立大学校院协会发布声明表示,这两年因调薪及各项费用调涨,国立大学需筹措鉅额自筹经费以支应所需, 学费调涨0.7%不足以支应上述自筹经费,盼政府能提升对大学校务所需补助。

#国立大学 #调涨 #学杂费 #申请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