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川普再掀关税战阴霾、全球经济成长放缓疑虑升温,投资市场风险意识升高,资金逐步转向具防御特性的标的。法人指出,基础建设类股因具备长期合约、通膨连结与高使用频率等特性,能在市场震盪中维持稳定收益,展现高度抗压韧性、吸引资金回流。

国泰投顾表示,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预估,2025年美国经济成长将放缓至1.8%,较2024年的2.8%。统计过去GDP成长率为正数但较前一年低的「经济成长放缓」背景下,全球基建指数平均年度报酬为上涨7.76%,优于全球股市的平均年度报酬2.37%;今年以来至4月25日止,全球基建指数涨幅是5.46%,全球指数跌幅近2%。

滙丰全球基础建设收益基金经理人魏筱伦分析,对等关税横扫全球贸易伙伴引发市场重挫,然而,基建股表现相对抗跌,且年初至4月底仍上涨10.8%,展现其防御抗震能力。尤其是在公用事业领域,因电力、水、天然气等基本设施需求稳定,营运多在美国本地,海外营收占比最小,因此不易受贸易战影响,整体面对关税政策不稳定抗压性偏高。

富兰克林公用事业基金经理人约翰.柯利指出,由于人工智慧(AI)产业需要大量建设资料中心,而每个新的资料中心都需要大量电力来支持,因此公用事业被视为AI革命的潜在受益者。此外,公用事业公司在输配电方面投入了创纪录的资金,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韧性,从而应对极端气候带来的挑战,减少风暴的衝击。而公用事业的防御特性及稳定的获利能力也可抵销其对利率的敏感性。

面对川普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成长放缓疑虑加剧,法人认为,基础建设产业因具备稳定收益与高频使用特性,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

#基建股 #稳定 #资料中心 #稳定收益 #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