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做梦的经验。有些人认为做梦导致睡眠品质不好,其实正好相反,经常记得梦境的人,可能反映出睡眠结构不够稳定。医师指出,90%的梦境发生在快速动眼期,当睡眠不稳定时,容易在快速动眼期之后醒来,便会记得刚才的梦境,因此误以为是做梦造成睡眠品质不佳。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谦说明,人们并非一觉到天亮,每晚会经歷3到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为90分钟,包括「快速动眼期」和「非快速动眼期」,后者又可分为「浅眠」、「中度睡眠」和「深眠」三期。
为什么有些人能清楚记得自己的梦境,有些人却彷佛一夜无梦呢?李信谦说,睡眠的顺序通常从浅眠开始,依序进入中度、深度睡眠,再反转回到浅眠,接着进入快速动眼期。而梦境大多发生在快速动眼期,如果睡眠结构稳定,在快速动眼期之后又顺利进入其他睡眠阶段,梦的记忆可能就被洗掉了,相反地,若睡眠不稳定,较容易在快速动眼期结束后就醒来,便会记得刚才的梦境。
李信谦指出,做梦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频繁、重复的恶梦,也就是「梦魇」,可能和遭受重大创伤压力有关,需要特别留意。有些人受到药物或神经退化影响,睡觉时会把梦境「演出来」,例如拳打脚踢等动作,称为「快速动眼期行为障碍症候群」。
至于俗称的「梦游」,其实多数和做梦无关。李信谦说,英文sleepwalking翻成「睡游」更适合,常见于小朋友或青少年,发生在深度睡眠期,把白天生活中的定型化动作重新演绎出来。
另外,有些人会反覆梦到相同的情境,李信谦分析,心理学角度来看,可能是内心有一些固定的、需要被解决或探索的情结;若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则可能是大脑在快速动眼期巩固记忆时,就像电脑会出现萤幕保护程式般,将过去某些鲜明的记忆「浮现」出来。(更多精彩内容请免费下载《翻爆》APP)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