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总统就职满1周年发表谈话时表示,计画成立主权基金,充分运用台湾产业的优势,由政府主导并结合民间企业的力量,拓展全球布局,锁定AI时代的重要市场;未来该基金若完成立法,政府将从前瞻性与必要性出发,积极协助国内产业走向国际。他强调目前正是推动此政策的理想时机,并呼吁立法院给予支持。

其实主权基金本质上是由全民财富所累积、由政府主导运作的投资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国家的外匯存底、财政盈余、政府控制的退休基金等,通常资金规模较为庞大,例如挪威政府全球退休基金、阿布达比投资基金等由政府控制的投资基金,其资产规模可达数兆美元,成为国际投资市场上的重要资金来源。

台湾拥有庞大的外匯存底,的确具备成立主权基金的条件。我外匯存底除了无脑地继续购买越来越危险的美债外,的确应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地运用。

主权基金可匯聚大量公共资金,进行长期策略性投资,尤其在关键产业如半导体、AI、生技等产业,有助于加速台湾产业的全球布局与国际竞争力。然而,主权基金的成立也是一种「国进民退」的表现,容易产生国家干预与资源错置等疑虑,例如,为了短期政治目的可能投资于回报率较低或风险过高的项目。其次,当政府透过主权基金介入市场,垄断了大型投资机会,可能抑制自由竞争与淘汰机制。

再者,主权基金需具高度透明与严格监督机制,否则易沦为官僚运作、缺乏绩效评估与责任机制,难以有效保障全民利益。例如马来西亚的主权基金「一马基金」就沦为当时的权贵如首相纳吉、基金经理人刘特佐等人的小金库,导致严重亏空。

最后,赖总统520的谈话从上下文一起看会有更清楚的全貌:赖总统先提出走美国的经济路线,再来是关税摩擦,最后才提到主权基金,这似乎意味未来主权基金多数资金将投向美国市场换取关税减让,但此举将导致国内资金的排挤效应,特别是在台积电投资美国的背景下,将进一步形成国内资本投资不足的现象。

主权基金作为国家的策略投资工具,若运作良好,的确可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与国民福祉,但若缺乏关于其透明度、治理结构的法律规范与专业管理,反而可能成为政治干预与资源浪费的温床,赖政府其潜在的政治目的──以台湾人民辛勤积累的资金来满足川普的无理需索,想来也令人不安。

因此,主权基金的成立必须得到立法院代表的广泛民意支持与监督,并确立独立运作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基金、全民受益」的初衷,而非变相强化国家对资金使用方向的主导,如此反而易见其害。(作者为国立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运作 #政治 #资金 #基金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