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纬程希望号召小股民,共同成为中纺变革的力量。图/林纬程提供
林纬程希望号召小股民,共同成为中纺变革的力量。图/林纬程提供

中纺股东自救会于5月19日以「我们要中纺重新上市」为诉求,在《经济日报》刊登半版广告,让一家沉潜已久的老字号企业再度浮上台面。

老一辈投资人对中纺这檔股票应该不陌生,过去在纺织股叱咤风云的年代,中纺是指标股之一,与华隆、远东并列纺织三巨头,在全盛时期年营业额达数百亿元,生产基地除台湾外,还遍布中国大陆及越南,地位有如现在的电子五哥等科技大厂。

随着1990年代后化纤业开始走下坡,但中纺转型走得并不如远东等公司顺利,公司因转投资过多、扩充过快、投资策略失当,加上庞大的土地资产积压,在整体景气陷入谷底之际,终于爆出财务吃紧消息。为求突破财务吃紧困境,积极处分资产,降低财务杠杆。不过,处分资产的脚步似乎无法跟上景气滑落的速度,于2002年减资四成,仍无法解决持续的亏损,而改列全额交割股,终至2007年走向下市的命运,至今年已经消失在投资人视线18年了。

市场派战董监席次 诉求重新上市

一家下市18年的中纺,为何今年又出现在大眾视野?原因是今年中纺董监改选,有市场派挑战董监席次。这次市场派以重新上市为诉求,期望凝聚小股东的力量,是否能够获得足够支持,撼动公司派铁板一块的董监席次呢?

据了解,这次领军来挑战中纺董监席次的人,来头并不小,是2018年带领「力晶股东自救会」要求力晶科技重新上市,一战成名的林纬程。2018年时,力晶科技下市6年后已经转为获利,但公司迟迟不上市,林纬程登高号召小股东支持参选董事,引发小股东热烈支持,最后林纬程当选力晶科技董事,并成功使力晶改名为力积电后于2021年底重新上市,力晶股东自救会也顺势改名为力晶同乐会。

资产重估、提高净值 达门槛可期

这次能否重现当年力晶的号召力?而中纺已下市18年,还有机会重新上市吗?机率高吗?对此,林纬程指出,中纺重新上市并非不可能,中纺拥有不少资产,本业纺纱及内衣虽处于亏损,但还不至于严重。只要能做到,资产重估,提高净值,去芜存菁,再增加获利因素,不难达到上市门槛,机率高低要看经营者的企图心,真的认真去执行,一定可以做得到。

问到现在公司经营者为何不推重新上市?林纬程说,中纺公司似乎目前无心要让中纺重回资本市场,甚至规划将唯一赚钱内衣部门独立出去成立新公司,这样只会让中纺离上市愈来愈远,所以这次才要出来号召股东,表达重新上市的诉求。

针对参与董监改选,收集委托书达到当选门槛需花不少钱,值得吗?林纬程说,如果提出的诉求是对股东有利的,自然能够说服股东支持,以力晶科技的经验,当时收到的委托书都是股东自发寄来委托书的,基本上是不用花钱的,主要的花费是在广告及律师费。当股票重新上市后,股价上涨数倍,从股价获得的报酬远远高于这花费。当然所有参与,甚至没参与的股东,同样获利。

「我希望能团结小股东的股权,来迫使公司作出改变。」林纬程强调,目前已成立「中纺自救会」平台,供大家互相联繫,沟通理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求「中纺重新上市」。

「今年先累积10%股权,公司也许不会马上接受小股东要求上市的要求,但是也许三年后就有20%、30%。」林纬程估计,20%就可以对经营者形成巨大的压力,公司必须尊重小股东的声音,这时中纺的价值就可以陆续展现,经营者要认真思考往上市这条路去努力,更认真经营公司,或是变革,努力提升股东的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能匯集20%的股东,离上市就不远了。林纬程期待藉此变革的力量,届时能够有机会再现中纺往日风华。

#力晶 #林纬程 #中纺 #自救会 #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