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ETF市场多元发展趋势持续推进,台股于2025年迎来主动式ETF元年,揭开资产管理创新里程碑。自金管会2024年底开放主动式ETF以来,已有三檔主动式ETF挂牌上市,涵盖智慧选股、产业聚焦及成长导向等策略,显示市场对多元投资商品的高度期待与接受度。
首檔主动式ETF-主动野村臺湾优选(00980A)于5月5日挂牌,接续5月22日主动群益台湾强棒(00982A)及5月27日主动统一台股增长(00981A)相继上市,证交所表示,这代表台湾ETF市场歷经20余年发展后,已从被动追踪指数走向主动选股新时代。
这三檔ETF在策略面各具特色,包含以因应产业结构变化的主动选股、聚焦本土强势企业基本面的选择逻辑,以及着重成长潜力与长期趋势的选股配置。此多元设计可满足不同风险属性与投资目标的需求,拓展投资人参与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证交所指出,主动式ETF全名为「主动式交易所交易基金」,由基金经理人依投资目标及策略,主动建构及调整投资组合,突破传统被动式ETF仅追踪指数绩效的限制,在操作上拥有更多的弹性,且不强制要求须有绩效指标(Benchmark)。
同时,为便利投资人辨识商品属性,主动式ETF的基金名称必须包含「主动式」字样,证券简称前二字为「主动」,并依资产类型区分为股票型(证券代码末码A)与债券型(证券代码末码D)。另基金投资组合也採每日揭露制度,与现行ETF标准一致,确保资讯透明度,保障投资人权益。
证交所强调,台股长期以来推动定期定额与盘中零股交易制度,成功降低投资门槛,吸引大量年轻族群与小额资金进入市场,为资本市场注入活水。
如今主动式ETF加入商品行列,让投资人除了原有的被动式ETF与股票定期定额外,更具备主动策略的选项,不仅有助于满足不同属性与目标的投资人需求,也可望吸引更多族群参与资本市场,扩大普惠金融的效益基础。
依证交所资料,截至2024年底,全体定期定额投资ETF与股票的累积金额已突破3,900亿元,其中ETF占比高达82%,股票约为18%,显示投资人偏好以ETF作为长期资产配置工具。
在年龄分布上,定期定额与盘中零股制度吸引大量21~40岁投资人参与,展现制度对年轻与新手投资人的高度包容性。
展望未来,证交所表示,随着更多主动式ETF陆续挂牌及被动式平衡型ETF加入市场,台湾ETF版图将更加多元,有望吸引更多投资人加入,以及国内外发行人参与,进一步扩大国际能见度与市场深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