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西兰进口乳品自2025年1月1日起可零关税进口,而进口乳品究竟能否标示为「鲜乳」也随之引发争议,经歷逾半年,卫福部3日终于拍板公告,惟取得农业部鲜乳标章的乳品可称为鲜乳,预计2026年7月实施,中华民国乳业协会对此「乐观其成」,也期待纽西兰进口乳品零售价格偏高,遭消费者诟病问题,能尽速解决满足消费者期待。

中华民国乳业协会理事长徐济泰表示,过去不少进口乳品标示「长效鲜乳」、「ESL鲜乳」等,使得保存期限14天、90天都能称为「鲜」,造成市场十分混乱,如今终于拍板正式公告明确规范,相信未来混淆的争议也会大幅减少。

徐济泰提到,虽该规定需待明年7月才正式上路,但能理解乳品厂需有缓衝期调整相关包装、规范等,且进口乳味道贴近市面上保久乳,与本土鲜奶具明显落差,因此不担心民眾会分不出差异,但相关食农教育等宣导,仍可于明年7月前先一步实施。

纽西兰进口乳除标示问题,价格方面也屡屡遭消费者诟病,认为已享有零关税,就应反映在售价上,对此公平交易委员会已立案调查,但调查过程需清查所有证据,近期不会对外宣布结果。

公平会补充,针对价格议题,通常会朝掠夺性定价、联合定价、维持转售价格3大方向调查,至于价格高低属于「市场机制」,较无违法疑虑,但若有违背市场机制的刻意操控行为,也绝不宽贷。

消基会表示,以消费者立场而言,最关心价格是否有垄断、产生不利于消费者情势,甚至大厂欺压小厂,导致市场失去自由竞争能力,期盼公平会调查能够尽早有所结果,维护消费者权益。

#鲜乳 #乳品 #价格 #纽西兰 #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