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医院总额今年上路,盼回归大医院收治急重难罕、小医院照顾轻症的精神。今年首季医学中心门住诊申报情况出炉,社区医院协会点名3家医院门诊点数成长过高,中荣也入列。理事长朱益宏呼吁将门诊营收占比纳入评鑑指标,未达标者扣分,以落实分级医疗。
朱益宏指出,今年首季超过医院总额成长率的医学中心,第一是高医,门诊点数成长20.88%,其次是中国附医8.52%、中荣8.22%。近期中荣3亿点遭不予给付,但实领的钱比去年同期多2.5亿,甚至有人2~3年前就反映中荣大幅扩大门诊、延长门诊时间。
「这3家医院门诊成长这么高,营运方针需要调整」。朱益宏表示,健保开办时,医中门诊收入只占总收入的45%,大多收入来自住院,后来大医院不断扩充门诊,成为大型门诊中心,一诊看100多人,医护人员更忙到无法吃饭,相当离谱。
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说,大医院急重难罕个案的收治,在个别总额之下是有保障的,但若是初级诊疗,则应分流到基层,这部分不予给付,这是个别总额的精神。
朱益宏认为,健保署已要求大医院减少门诊营收占比,就应祭出配套。成长过高不见得都是衝量,也可能是去年关床,今年人力补足所致,政府应深入分析。若件数负成长,点数成长,则表示单价增加,应留意是否是做太多昂贵检查。他建议将门诊占比纳入评鑑指标,超量就扣分。去年政院答应将地区医院代表纳入评鑑改革工作小组,至今无下文,呼吁政府实现承诺。
明年健保总额成长率若採高推估5.5%,年底安全准备金将不足1个月,保费面临调涨压力。卫福部长邱泰源回应,变数相当多,健保财源都会浮动,不敢确定到底会不会需要再补充,但基本上是不用到调高保费的情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