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介面厂5月营收表现
测试介面厂5月营收表现

AI浪潮席卷全球,无论辉达的H100/B100系列GPU,或苹果、特斯拉、亚马逊、Google等自研AI加速晶片的需求暴增,都让高效能运算(HPC)成为先进制程推进的核心动能。而在这场科技竞赛中,不为大眾所熟知的测试介面产业正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并在AI晶片需求爆发下,迎来实质的长线红利,台厂包括颖崴(6515)、旺硅(6223)、中华精测(6510)及雍智科技(6683),累计营收均有旺盛年增表现,营运可望在未来市场成长趋势下受惠。

测试介面泛指连接晶圆与测试机台之间的探针卡(Probe Card)、测试座(Socket)、载板(Substrate)等关键零组件。全球测试介面市场规模虽然估值仅约30亿~50亿美元,相较晶圆代工、封测或设备动辄千亿美元规模显得明显较小,但却是AI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颗螺丝钉。

测试介面的特殊性在于其制程黏着度与定制化门槛。以探针卡为例,现今2.5D/3D封装兴起,AI晶片设计趋向高核心数、高频宽、高功耗,进而衍生出更高针数、更小间距(pitch)、更大面积与更高电流的测试需求,这使得原本用于传统逻辑IC的探针卡设计完全无法套用,因此,高端测试卡客制化需求快速攀升,也使得测试介面厂能在小市场中掌握高毛利。

与传统应用相比,AI晶片研发周期更短、功能复杂度更高,导致每一批晶片测试次数倍增。尤其是企业版AI晶片(如资料中心GPU/NPU)採用先进制程,对于缺陷容忍率极低,测试阶段从初期设计验证(AST)、工程样品(EVT)到量产良率控管,几乎每阶段都仰赖高规格探针卡进行精准检测。

一片AI晶圆所需的探针卡,约为传统逻辑IC的5倍以上,且生命周期短、更新快。这种高价值、短周期的特性,使测试介面厂商持续分享AI资本支出成长的成果。

#测试介面 #测试 #GPU #更高 #AI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