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2025年前五月汽车产销量
大陆2025年前五月汽车产销量

近日大陆政府对供应链融资表示关切后,大陆车企终于採取实际作为,从缩短供应商支付帐期开始,打响反「内卷」的第一枪。继广汽10日夜间率先表示,将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帐期,保障供应链资金的高效周转后,大陆多家车企连夜发文跟进。截至11日下午3时,广汽、比亚迪、小米等17家主要车企发文承诺此事。

综合外媒11日报导,近年大陆车市陷价格战,多数车企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为维持竞争力,这些车企被迫大幅削减成本,收紧现金流,并延长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

其中,一些大型车企在採购时减少现金支付,转而大量使用承兑匯票,以赊销方式向供应商变相融资,并把资金用于海外扩张、本土研发或产能扩建。

报导指出,供应链融资在大陆汽车业很常见。例如,被市场称为「卷王」的比亚迪创设的「迪链」商业匯票系统,用于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相关票据可在未来兑现。截至2023年5月,该平台累计开出票据金额已达人民币(下同)4,00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比亚迪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平均为275天。

市场分析,这类供应链融资手段,很有可能掩盖企业的真实负债水准。会计谘询公司GMT Research指出,透过延迟付款及其他融资方式,比亚迪的实际净负债可能高达3,230亿元,远高于其截至2024年6月底帐面上显示的有息贷款277亿元。

对此,大陆国务院今年3月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要求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0天,大企业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匯票、应收帐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不得利用此类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该条例自6月起施行。

近两日,大陆多家车企已承诺把供应商的付款帐期统一为60天,试图遏制因价格战引发的恶性循环。

综观大陆车市整体表现,中汽协11日公布,5月份大陆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4.9万辆、268.6万辆,分别年增11.6%、11.2%。中汽协指出,目前大陆汽车业盈利水准持续下跌,「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没有改善,以无序价格战为主的「内卷式」竞争,正是行业效益下跌的主因。

#承诺 #超过 #车企 #链融资 #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