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主办的年度服务业盛事「臺湾服务业大评鑑」迈入第14届,除7月颁奖典礼将揭晓优秀服务业榜单,每一年更会从评鑑过程中发掘值得探讨的趋势并深入剖析,希望协助服务业掌握市场脉动,与时俱进持续成长;今年评鑑可发现,服务业缺工已是不可逆的趋势,因应缺工潮,「整合能力」成为服务业未来的关键竞争力。

面对缺工浪潮带来的人力挑战,企业服务力的高下,不再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多寡,而在于是否能有效整合人、科技与流程,形塑出具韧性的服务体系。臺湾服务业大评鑑专案发言人邓天星表示,今年的评鑑观察中发现,真正能在困境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并非拥有最多资源,而是展现出「整合」这项关键能力。

邓天星指出,缺工早已不只是人力短缺的表象,而是同时受到劳动结构转变、服务模式演化与顾客需求升级三重压力的系统性挑战。对企业而言,当「有限人力」成为常态,该如何透过整合来持续提供超越顾客预期的体验,已成为新世代服务力的核心命题。

今年评鑑归纳出三项「整合行动」成为业界关键参考。首先是人与科技的整合,包括自助服务、智能客服与远距通路等数位工具的导入,唯有搭配关键节点的人工介入,才能兼具效率与温度,形成良好顾客体验。

其次是跨部门整合,邓天星说,顾客不在乎企业内部分工,只在乎问题能否一次解决。在缺工压力下,更需要打破组织藩篱,让前线人员有更大调度空间,缩短等待时间、降低顾客挫折。

第三是服务设计与顾客旅程的整合。今年不少优秀案例证明,流程简化、讯息清晰、动线友善等「减法设计」,不仅提高服务效率,也让现场人员得以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互动。

此外,呼应今年评鑑主轴,本届特别运用Kano Model模型,精选100项魅力品质与50项反转品质,提供业界反思与借镜。邓天星强调,唯有企业真正掌握整合能力,才能在缺工常态化的挑战中,稳住顾客感受、创造服务差异,这也正是臺湾服务业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即将在7月初登场的颁奖典礼,将聚集国内各大产业指标性企业代表,见证服务标竿的诞生,也预示台湾服务业在挑战中走向韧性转型的下一篇章。

#整合能力 #挑战 #企业 #缺工 #邓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