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犊奖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周智摄)
金犊奖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周智摄)
金犊奖执行长、旺旺中时文化传媒总经理林淑黛。(周智摄)
金犊奖执行长、旺旺中时文化传媒总经理林淑黛。(周智摄)
金犊奖主任委员、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周智摄)
金犊奖主任委员、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周智摄)

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年创意赛事之一「金犊奖」,今年迈入第34届,6月14日于北京与台北同步举办总决审。来自全球72位创意产官学专家经过马拉松式的12小时评审,从高达10万件以上的参赛作品中选出497件大奖。其中包括了65件全球金银铜奖,1件跨境特别奖以及备受瞩目的年度最佳金犊奖。参赛学生来自中港台、欧美、日韩、新马等16国、1727所院校,横跨五大洲,作品横扫行销、设计、影片、数位创意等领域。

本届赛事与17家知名品牌与政府单位合作,设计出20项命题,初选由1180位专家从中筛选出前20%晋级,总决审则由金犊奖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与执行长林淑黛领军,针对策略、创意与落地潜力全面评核。

三大创作趋势出线

本届作品呈现三大亮点:一是AI不抢饭碗,反变创意神助手!技术应用成熟,AI协助表现创意而非取代思考。二是作品完成度高,有些直接能变商业产品或文创礼品。三是题材紧跟社群趋势与市场脉动,吸睛又吸金。不过评审也点出部分学生作品仍有提升空间,像是策略深度与市场洞察力,建议未来更深入挖掘创意初衷,少点「过度参考」,多点「真实体验」。

从赛场走进市场

金犊奖执行长林淑黛表示,金犊奖不只是竞赛,更是产学合作的桥梁,过去已有得奖作品成功转化为商业商品,更被多所高校纳入教学体系,成为「金犊课堂」。2025年也将正式列入中国高校艺术与设计学科竞赛榜单。不仅如此,金犊奖还鼓励青年创业,成为年轻世代「创意变现」的重要平台。

评审怎么看?

担任评审团主席的两位资深广告人薛振添、张志浩指出:「今年的学生作品,已经非常接近业界水平。」许多作品在客户体验设计、永续议题、社会创意与环保意识等面向都展现强烈个性与成熟度。

创意没有国界 灵感正在发光

金犊奖不只是竞技场,更像是新世代的创意孵化器。在人工智慧席卷的时代,它用创意与人味,证明了人的想像力依然无可取代。未来,这些年轻创作者有望从金犊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与产业创新的推手。(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翻爆》APP)

#作品 #金犊 #评审 #学生作品 #金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