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是全世界主要的产油地区,而以色列与伊朗发生战争又牵涉到美国国内强大的利益团体─犹太人,致使美国不可能坐视不管以伊衝突。美国对伊朗的长期政策围绕在防止伊朗核武扩张,以及期望推动伊朗政治转型。如果以色列能够成功攻破伊朗核设施,本质上并不违反美国利益。但儘管如此,亦不代表美国的地面部队就会直接投入战场。
美国可能提供以色列情报、空中补给、网路战支援,视情况部署军舰或F-35以达威吓目的。而美军机、舰调往中东的主要目的在于,一、保护以色列与美军基地;二、确保区域衝突不会向周边国家外扩。若从川普个人思维来看,川普没有兴趣动用美军替别国打仗,但有兴趣在有利可图的前提下给予有偿军事援助。
这也就说明了美军介入中东区域战争的形式,本来直接出兵的可能性就较低,但不能解读为美国「弃盟」,而是以非直接投入战场的方式「助盟」。
在这波中东衝突中,中共採取「他打他的、我做我的」,在以伊衝突后一切战备如常。据6月19日到20日我国防部侦获的资料显示,有50架共机及6艘共舰扰台,其中有46架次逾越海峡中线。但事实上,共军机、舰大规模扰台已成常态,此并不能解读为中共趁中东乱局提高对台威胁,儘管如此,我仍须保持高度警备。
对台湾而言,中东衝突可能对我能源安全构成短期衝击,而中共存在对台蠢动的动因即成为当前我政府需要留意的两大安全方向。故赖总统已指示国防部及国安团队全面强化对当前区域安全动态的监控。
事实上,美国五角大厦与国务院编制庞大且分工细腻,目前美国至少有七大舰队,依责任分工分布在全世界不同区域。一个区域的衝突并不影响美国在其他区域的军事安全任务。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6月16日发布的《2025年年鑑》,2024年美国军事预算达9970多亿美元,是其他第2到第10名的加总,因此美国仍有足够能量同时应付全球多场区域战争,并不存在美国介入中东问题会导致对台海威吓力下降的问题。
白宫不派遣地面部队投入伊朗战场,恐怕背后有非常复杂的政治考量,除此之外,川普的政策是要盟友自己负担更多的责任,这与「弃盟论」概念并不相同。另外,除非美国可换到中共足够大的礼物,否则轻易弃台,对美国来说并非划算买卖。
总体而言,美国军事介入中东不意味就会降低其对西太平洋的安全保障;而美国不以实体部队协助以色列攻打伊朗,也不代表美国「弃盟」,只能说美国的战略盘算本为如此。(作者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