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车牌不只让交通违规难以取缔,更沦为诈骗、毒品交易等犯罪工具。苗栗警方近3年查获虽不多,但明显呈上升趋势。警方强调,科技侦防与源头查缉困难,成为打击假车牌最大挑战。
警方表示,现行科技执法设备不容易辨识假车牌,必须将疑似假牌送交监理单位鑑定材质、压模与反光层等细节,过程耗时且复杂,增加查缉难度。
警方指出,假车牌犯罪样态多元,从过去飙车族和钻漏洞的权利车,到规避超速、酒驾扣牌、报废车挂假牌上路、毒品运输及诈骗提款等。部分不法集团以假牌车辆连续作案,监视器虽能掌握车辆动线,但难以精确锁定嫌犯。
假车牌多透过网购及社群平台取得,卖家多在海外并利用暗网隐匿身分,导致警方搜证面临跨境执法困难。部分卖家以「展示品」名义规避查缉,法律威慑力不足,打击成效受限。警方强调,假车牌被查获后,车主或使用者会面临刑事偽造文书与行政罚双重处罚。
为遏止假牌泛滥,立法院今年5月9日三读通过《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第12条修正案,新法明定凡使用偽造、变造、矇领或他人车牌者,汽车所有人最高可罚7万2000元,并当场移置保管车辆。若肇事致人伤亡或10年内重犯,车辆将被没入。
立法院交通委员会立委黄健豪指出,2025年1至5月全台查获假车牌达464件,他强调,一旦被抓不只罚钱,车也会被没收,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希望新法施行后假车牌能大幅减少,同时透过加强查缉,对想要持假车牌犯法的人有吓阻之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