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王小姐任职于外商公司,长年饱受经痛困扰,每逢经期就下腹疼痛难耐,还会伴随冒冷汗与呕吐,日前赴新加坡出差时,更因疼痛剧烈而挂急诊。中医师表示,经痛个案可能合併2种以上的证型,需经专业医师评估后给予符合体质的治疗方针,不建议自行抓药,避免症状加重。
经颐鸣堂中医诊所中医师庄可钧表示,王小姐属于气滞与寒凝体质交错,经中药调理5个月,并配合改善晚睡、久坐、嗜甜等生活习惯后,月经期间已无需服用止痛药,整体气色与精神亦有显着提升。
庄可钧表示,经痛分为原发性与续发性两类。原发性经痛多与气血运行不畅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压力、寒冷刺激;续发性经痛则常与骨盆腔疾病有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需经西医检查厘清。
中医则透过「辨证论治」方式,根据患者体质给予个别化治疗。常见的经痛体质分为3型:一为气滞血瘀,与情绪压力有关,会感小腹刺痛、经前乳房胀痛;二为寒凝胞宫,疼痛属冷痛或绞痛,热敷可缓解;三为气血虚弱,多因过劳或节食所致,腹痛多为隐隐作痛,且月经后仍有不适。
庄可钧强调,经痛可能合併两种以上的证型,需经专业医师评估后给予符合体质的治疗方针,不建议自行抓药,避免症状加重。中医治疗除药物外,亦会配合「月经周期疗法」,依照周期阶段调整处方,促进子宫与卵巢气血循环,必要时辅以针灸与生活习惯调整,完整疗程约需3至6个月。
庄可钧也提醒,可从饮食着手改善体质,适量补充含镁食物如深绿色蔬菜与坚果,能放松肌肉、减缓痉挛;Omega-3脂肪酸如鲑鱼与亚麻籽油则具抗发炎作用,能降低子宫疼痛反应。反之,应避免高油高糖、烤炸食物,以免加剧发炎与疼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