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关税战与央行选择性信用管制双重夹击,台湾房市买气明显降温。「政府现应出手救市了!」台北市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陈胜宏指出,当前台湾房市面临多重压力,从外部关税战,到内部房贷信用管制、建筑成本压力,层层夹击之下,政府若不松绑政策,恐导致建筑业连锁崩盘,衝击整体经济。
川普发动关税战,新台币暴力升值,令当前房市雪上加霜。陈胜宏表示,买房需要现金流,但企业在面对出口竞争力下滑与潜在税负增加的背景下,现金配置更为保守。「现在的状况是,企业要考虑未来的税务成本,现金流都被调往其他用途,这边(房市)就没子弹了!」
资金调度难 房市没子弹
针对日前传出部分企业因产业风险升高,将原本要投入产线的资金转而停泊在房地产,陈胜宏表示,这种情况仅出现在「现金流有余裕的公司」,不是普遍现象。「企业主原本是高价房的主力客群,现在他们都在筹钱应付关税和匯损,哪还有心力买房?」
以1户总价2亿元的豪宅为例,现行房贷仅能核贷3成,买方需自备1.4亿元现金。陈胜宏说,「这不是没钱,而是资金调度难度大。这种购买条件,让不少有能力的买方也选择暂缓入市。」
「川普的政策会加税,加多加少只是程度问题,但对传统产业的打击一定是最严重的。」陈胜宏说,这些产业利润本来就不高,一旦加税,竞争力就会被削弱,进一步拉低整体经济动能,连带影响房市信心。
内忧加外患 量缩价持平
房市面临外患,还有内忧,选择性信用管制及后续的加强金检,重击房市信心。对外界预期2025年住宅买卖移转量将下探28万栋以下,陈胜宏分析不无可能,「量缩价平」是今年主基调。
陈胜宏忧心建商当前还面对三大资金难题:一是建筑成本上升,二是土建融受到限制,三是交屋时消费者因贷款成数降低无法顺利移转,连带拉高建商财务杠杆风险。
政府的强力打房已使中小型建商难以生存。「打房时间拉长,销售疲软,大家都面临资金压力。」陈胜宏指出,小型建商多採合建模式,从谈合建到实际开工耗时多年,但过去2、3年物价涨3到5成,工资也涨5成,利润根本无法应付成本上升,盖完就是亏本。此外,有些民眾之前买房,如今因为第七波管制,贷不到原本的成数,资金出问题,最后建商收不到尾款,在在加剧小型建商经营难度。
衝击百万人 政策应松绑
「建筑业是『百业火车头』,若崩下去,会衝击整个台湾经济、消费力与税收。」陈胜宏呼吁政府,「现在应该要松绑政策、拯救房市。」
他指出,全台约有12500家建设公司,若每家平均雇用10人,就有超过12万名从业人员,若再加计房仲、代销、装潢、钢筋、水泥、玻璃等上下游行业,牵涉人口破百万。「这不是单一产业问题,是整体经济的结构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