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房地产市场在今年上半年持续释放「止跌回稳」信号;其中中古屋市场在刚性住房需求带动下交易持续热络。中指研究院资料显示,诸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古屋交易量同比增幅在20%至30%。专家直言,购买中古屋几乎已成常态,有些重点省分甚至中古屋交易量已超过新成屋。

此外,大陆克而瑞7日发布报告显示,监测重点30个城市上半年,总价千万(人民币,下同)以上高级住宅成交则年增18.76%,指出无论新房、中古屋的成交规模也都较2024年上半年几乎全线上涨。

大陆《证券日报》报导,根据大陆住建部调研结果,上半年全大陆新成屋和中古屋交易总量同比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稳定态势。中古屋交易占比逐步提高,已成房地产市场呈现新特点。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成都等重点二线城市的中古屋成交保持较高活跃度,其中深圳同比增长超30%,北京、上海、广州同比增幅在20%左右;成都、杭州、苏州、厦门中古屋成交同比增长均超10%。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随着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特别是重点省分,中古屋交易量已经超过新成屋交易,「刚需群体转向购置中古屋已成为常态。」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分析称,目前北京市场刚需群体普遍通过购买中古屋解决居住问题,2025年前5个月,500万元以下中古屋成交占比超6成。

曹晶晶表明,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头期款比例等政策显着降低购屋成本,助力市场逐步修復。李宇嘉也称,中古屋价格的调整以及购屋门槛和成本的降低,使大量刚需群体具备「上车」能力。

#同比增长 #中古屋 #大陆 #重点 #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