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亲内亲属完成训练、取得证书后担任保母,每月可申请最多5000元补助,台北市议员曾献莹9日接获陈情,家中长辈带孙女外出,结果因规定3次访视都没有遇到人就取消补助,批评制度太不人性化。北市社会局回应,已从宽访视3次,若因访视未遇申请不通过,可以重新提出申请。
协力照顾补助自2018年起开办即纳入亲属保母申请,三亲等内亲属例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姊妹,只要完成保母训练、取得结业证书并有照顾事实,即可申请每月2000至5000元补助,社会局会随机安排访视,依规定不得事先约定时间,3次访视皆未遇即取消补助。
民眾向曾献莹抱怨,领有保母训练结业证书的母亲,平时在家照顾2岁孙女,却因3次访视分别带孩子去亲子馆、返乡探亲或在家午睡错过访查,结果被社会局以「访视未遇」取消补助,即使有向社会局说明事由,提出其他可证明照顾事实的方式,仍被回应只能依规定办理。
曾献莹指出,还有民眾反映长辈因为社会局2次访视都不在家,担心补助被取消,询问访视可否预约时间被拒绝,他认为突袭式访查对家人来说造成相当大困扰,不该让长辈为了数千元补助必须整天守在家里等待。
他痛批,社会局访视制度太不人性化,亲属保母制度是依据「台北市协力照顾补助实施计画」,初衷为鼓励家中长辈协助照顾幼儿,同时也提供照顾者一定的经济支持,因为补助实施计画同样适用非准公共的保母和私托,以致社会局用同一套制度管理保母、私托和帮忙照顾孩子的长辈。
曾献莹建议,社会局应明确区分「职业托育」与「家庭协力照顾」的本质差异,不能将对保母与托婴中心的管理模式,完全套用在亲属照顾者身上,应设计更具人性的查核机制。
社会局回应,制度上路7年,每年申请案约2400件至2500件左右,歷年因访视未遇取消补助共10件左右,申请相关补助都需配合访视,考量有外出可能已从宽访视3次,并非1次就取消,因为补助案有申请办理时效,需要于一定时间内访视完毕,若因3次访视未遇申请不通过,可以再重新提出申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