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汉光41军演」实兵演习从7月9日到18日,将进行10天9夜昼夜连续操演。依照军方的说法,这次演习的想定规画,主要是自灰色地带袭扰起逐项进入全面作战,考验军方平战转换、备战部署等作战准备。而军演才刚开始,大陆国防部发言人就以「虚张声势、自欺欺人的把戏,企图将台湾老百姓绑上台独战车」加以评论。那么「汉光41军演」是否真的如解放军所认为的「虚张声势」呢?
赖清德总统在「团结国家十讲」第四讲「国防」中,就透露美国透过包含国民兵及海巡等多项军事协训、共同演训与交流计画,强化国军战力。可见国军的战略部署许多是由美军进行训练与指导。其中尤以强化国防的「城镇韧性演习」,做为想定的战术操作,这是否适合台海作战,值得思考。
这几年在美军的指导之下,国军已经把战火引入台湾岛内,这显然是受到俄乌战争的影响。然而,台湾的战略空间与战略纵深有限,在台湾岛内进行城镇作战,如何达到「韧性」的目的,又有多少胜算?
事实上,从阿富汗战争与美伊战争之后,美军已经不再把部队派到战场进行城镇作战。所以俄乌战争,美国只是提供军火消耗俄军战力,并未派出一兵一卒进入乌克兰战场。在以色列与伊朗战争中,美军也是让以伊用飞弹、无人机打完,才派战斗机偷袭伊朗核设施,因此,现代战争更像是一场无人作战的试验场。
如今台湾却反其道而行,在「汉光41演习」中,不仅拉长演习时间,还从灰色地带袭扰进一步推进到城镇韧性作战,如果台湾在灰色地带袭扰都顶不住,城镇作战又如何抵御得了解放军的人海战术?
这几年民进党政府喜欢使用包括,灰色地带、城镇作战、韧性等战争语汇,这些大多是美军所创造出来的新名词,新语汇听起来是很吓人,但实质的战略与战术使用,是否符合解放军的作战想定,恐怕难辨真偽,起码解放军是很少使用相同的语言。
就以这次演习所想定的「城镇韧性演习」中的「韧性」为例,这句由美方所提出来的说法,「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人、社群或系统在面对突发挑战、压力或灾难时,能适应变化、承受衝击,并迅速恢復正常状态的能力。而「韧性」包含物理层面,如基础设施的恢復力,以及心理层面,如个人或社群的精神应对力。
但是,赖清德总统在「团结国家十讲」里,不断的分化出「杂质」人口,他只想团结自己同温层的「青鸟」,又如何能让台湾在战时具有「韧性」?所以借用美军概念是否符合台湾社会的现实,还是值得深思。(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