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白石湖地区是着名草莓胜地,因游客人潮渐增也造成污水问题,市府透过公私协力建置全市首座「聚落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水质优于环境部污水放流标准,有效解决住户及游客产生的污水,并改善环境与溪流水质,市长蒋万安14日表示,未来3座水资源中心启用后,全市污水3级处理可达50%,超越美国洛杉矶市,并持续推动接管工程至2030年污水可自主处理。
北市首座聚落式污水处理设施昨于内湖白石湖地区启用,蒋万安表示,工程歷经多方努力克服重重挑战,不仅是北市在环境工程与水资源管理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公私协力典范。
蒋万安指出,白石湖地区为台北知名草莓产区与休閒农业专区,融合有机农业、食农教育与观光活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也产生污水处理需求,过去大多仰赖化粪池,处理效能有限,经评估后导入聚落式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有效克服山区无法铺设长距离管线的困难,并保障当地水源安全与生活品质。
他强调,聚落式污水处理设施象徵北市在技术与环保的一大进展,目前北市污水接管普及率已达83%,远高于全国平均4成,但部分山区仍有待突破。
蒋万安说,市府已拍板设置民生、滨江、社子岛等3座水资源中心,启用后污水3级处理比率预计提升至50%,将超越美国洛杉矶市。此外,市府原订每年污水接管1万户,已在3年提前达成4年总量,未来持续推动接管工程,实现2030年北市污水完全自主处理目标。
北市工务局长黄一平指出,聚落式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水力及太阳能等绿电系统,曝气及搅拌等设备会优先以绿电运转,减少使用市电,打造节能减碳、绿能永续的示范场域。设施採用环境部认证的预铸设备,污水经初沉、厌氧、生物接触曝气、终沉、消毒后,可有效去除悬浮固体、有机污染物及氨氮,最终放流回沟渠。
北市卫工处长程培嘉表示,工程难度极高,因在山凹底下,导致工法难以施作。目前试运转2个多月,处理后水质经检验优于环境部污水放流标准,可復育溪流,将持续评估如士林、北投阳明山区等地点设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